约4370字。
浅谈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彭州市军乐职业中学 何先志 028-83860792
摘要:情感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又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语文教师必须从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教材与教学语言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情感 教师 课堂 教材 教学语言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人的精神面貌。情感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各种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
那么应怎样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呢?
一、注重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影响学生学习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学生心中有着崇高、神圣的地位。这除了优秀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正确的教学方法外,还因为这些教师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情感影响力,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亲近、信任,从而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首先,教师不要歧视学生,对所有学生都要有爱心。
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回顾自己童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曾谈到,他出生于山区的一个贫民家庭,上学时常受富家子弟的欺侮,最使他苦恼的是,就连老师也对他屡加歧视。一次他的作文中出现了两个精彩的句子,老师竟怀疑不是他写的,给他判了个“差”字。他深感委屈,从此便以不听课的方式对抗老师的蛮不讲理。这一年,他的成绩倒数第一,差点不及格。第二年,新换了一位正直可亲的老师,这位老师对他既热情又耐心。他当年就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苏老在回顾这些往事时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青年是祖国的希望,但花朵结什么果,希望能否实现,关键操在老师手里。”因此,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敬。从而对语文学习也产生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