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二中2007-2008学年度高二语文《中国小说欣赏》选修模块结业考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2/20 21:25:2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9小题,约8900字。
南安二中2007年秋季高二年语文《中国小说欣赏》选修模块结业考试
出卷人:潘耀阳
一、阅读下面一篇社会科学类文章,完成1~ 4题。
诗歌、神话传说和天文学(节选)
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高辛氏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叫古帝喾,据《左传·昭公元年》,帝喾有两个儿子叫阏伯与实沈,兄弟俩互不相容,而不断寻衅厮杀。于是帝喾派阏伯往商丘去主管大火,因为大火也叫做商星;派实沈去大夏主观参星。参和商在天空中恰好遥遥相对,一个升起,另一个就会落到地平线以下,他俩从此再也不能见面了。他们死后,成为参商二神,还是永远不能相见。
实际上夏族对参的认识有更深刻的原因,每当参于黄昏后落向地平快看不见的时候,恰是大地回春之际。参去寒冬尽,农家备耕忙。它成为夏族观象授时的重要依据。
参与大火都是古代妇孺皆知的星相。公元前2400年左右,大火在春天傍黑时出现于东方地平线上。其光荧荧,好似东方远处的一团火焰。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单是因为它亮,也不光因为它酷似原始社会中极为重要的火种,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当它于黄昏后出现于东方时,它就像是特意来点燃人们盼望播种的希望之火。可以说,在我国传说的三代,它是天空中一朵红色的报春花。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大约指向大火,故大火黄昏初见之际,北斗就指向东方。
对大火和北斗的观测延续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后来,由于测量了子午线,并观测星是否到了子午圈,预报季节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天文学取得了长足进步。直到公元前11世纪,大火仍然是人们报时的一个依据,但内容又改变了。《诗经·豳经·七月》中有“切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黄昏,大火越过子午线流向西天下沉的时候,妇女们就该赶制棉衣,为亲人们准备冬装了。
西周时期,人们关于天象的知识更多了。《诗经··豳风·定之方中》说:“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诗中,“定”指像锄头的四颗星,它们是室宿二星和壁宿二星,四星组成一个长方形。每当农事基本结束的时候,黄昏后在子午圈附近就能看到定星。定星中天,正是营造房屋的大好时光。
1.“在古代的传说中,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是具有天文背景的一个”,这里所说的“具有天文背景”的含义是            (    )
A.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参商二星不会同时出现在天宇的知识
B.说明阏伯和实沈的故事源于对参商二星不同时出现这一天象的观察
C.说明阏伯和实沈的故事形成过程中受到与参商二星有关传说的影响
D.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已经善于把有关的天文知识当作民间传说的背景
2.文中,“观象授时”的含义是    (    )
A.观天象以安排时间
B.观天象以确定季节
C.观天象以从事农耕
D.观天象以传授知识
3.下列四种天象中,与其余三种含义不同的一种天象是  (    )
A.参与黄昏后将落向地平线以下
B.大火于黄昏后出现于与东方
C.黄昏后定星出现在子午圈附近
D.北斗七星的斗柄连线指向东方
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古代的神话传说和诗歌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天文学的水平
B.子午线的测量,椟志着我国古代天文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C.夏商周三代,对大火天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的了解日益深入
D.古代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神话传说的产生和诗歌的繁荣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5~8题。 
         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个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①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②许诺。灌夫具语魏其候如所谓武安候。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扫,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上侯伺。至日中,丞相不平。魏其候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是,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吾昨日醉,总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乃饮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丞相卒饮至夜,极欢而去。                                (节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注:①仲孺,灌夫的字②武安,即武安侯田虫分,当时任丞相。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批根:根究清除)
B.两人相为引重(引重:吸引稳重)
C.灌夫有服(有服:正在服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