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专题知识归类:文言实词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25 7:06: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280个字。
初三语文专题知识归类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三中 田锋
文言实词
【考点解读】
1、理解课课标规定的基本文言文的篇目中重点实词。
2、根据语境理解课外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知识网络】
1.文言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2.文言实词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㈠、多义词。
文言文里的各个义项并非杂乱无章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一个词都有一个基本意义,其他义项都从这个基本意义直接引申或间接引申出来,从而形成一个词义系统。如“要”字,虽有很多义项,但都是从本义“腰”引申出来。怎样确定这类词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我们应从理解词的本义人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㈡、古今异义。
从古至今,大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①词义扩大。如 “河”在古代一般专指 “黄河”,而现在指一切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②词义缩小。如“好”古代专指女子美丽,引申为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又如“可怜”在古代包括“可爱”和“值得怜悯”两个意思,现在只有“值得怜悯”一个意思。③词义转移。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作“鼻涕”讲。又如“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生命或权利”,是动词。④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谤”的古义仅仅是议论错误,并无恶意,后来变成了毁谤中伤,由一个中性词变成贬义词。
㈢、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两字之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字形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如:“系向牛头充炭直”,“直”通“值”。
㈣、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公将鼓之”。
②名词用作状语。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动词活用作名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被坚执锐。”“吾与汝毕力平险。”
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
⑥使动用法。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中军置酒饮归客。”
⑦意动用法。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考试指津】
1.掌握汉字形体构造的表意功能,通过字形分析结合语境来推断字词的意思;2.掌握常见实词的基本意义;3.掌握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律;4.了解文言文中字的通假现象,掌握常见的通假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