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记叙文课外阅读总复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7 6:20: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980个字。
初三现代记叙文课外阅读总复习材料一
一、整体把握与理解
[方法指要]
    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应着手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整体感知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为此,无论平时教学还是复习训练或是考场答题,都应从整体人手去阅读、把握。只有从整体上进行阅读,明白作者的意图、命题者的着眼点,才能把握了解阅读题的基本途径。即使是词、句的内容,也要从整体把握,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加以感受、比较、体会,在分析与综合的过程中理解、领悟。有了整体意识,在解答阅读试题时,就能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准确答题。
    所谓整体感知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阅读材料语言
  的感受、领悟能力。它主要包括:感知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意思。
    (一)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记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局,以及主人公及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
一是“准确”。这是要点概括的重点,也是难点。常犯的错误即是不准确。不准确通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有遗漏:二是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文章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
    二是“简洁”。
    这是从答题的文字上而言的。有许多题目就明确要求在多少个字以内,所以,答题的文字一定要精练,不能啰嗦。
[概括要点的方法]
    1.摘引文中原句,即用文中现成的语句进行概括要点,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的重要词语、语句(指文章标题、主旨句、段落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组合成符合要求的答案。
    3.根据要求自行组织语言,自行概括。
    4.概括要点可先划出相关内容的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便有几个要点。
                   (一)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1.从抓记叙的要素入手
    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这六要素便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阅读时弄清了六要素,就能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说的阅读也可从抓故事情节要素人手,把握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大意也就理解了。
  [典型例题] (带*号的题目是本考点的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一桩奇特的诉讼案    刘燕敏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因为她认为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