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4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6 22:59: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00字。
《再别康桥》教案细则
   (课文)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xìng),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gāo),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ù),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shēng)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2、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
   3、品味语言,感悟徐诗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难点
   1、教会学生诗歌阅读方法
   2、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教学设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注意文字
   青荇(xìng) 长篙(gāo) 漫溯(sù) 笙(shēng)箫
   康桥: 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导语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徐志摩生平: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指名学生朗读
   教学详细内容:诗歌分析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做别姿态。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