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7450字。
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古典之美(27分)
1.学校诗社举办主题为“经典古韵•浸润心灵”的活动。下面是小晋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精神的启迪 (1)“ , ”《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春夏之景,使人陶醉;“ ,天与云与山与水, ”(张岱《湖心亭看雪》)的冬夜雪景,使人沉静。这些句子描绘了自然之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纯净,从而得到精神上的启迪与洗礼。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体现了一种自我奉献、自我超越的高尚精神,启迪人们生命的价值可以在奉献中升华。
前进的力量 (3)“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展现了真挚的友情,给予人们在面对分别和困难时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自《行路难》其一)表达了坚定的信念,给予人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力量;“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体现了乐观积极的精神,有着新生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而生的力量感,鼓舞人们向前看。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传递了勇攀高峰、怀抱理想、积极进取的力量,激励人们不畏困难,努力去实现远大的抱负。
经典古诗文,源于生活,又美于生活。每个中国人的成长,都与传统文化的重陶与浸润分不开。
2.请赏读如图所示这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三字词语,填入点评的空缺处点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幽州台”与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虽然都是战国时期燕昭王所筑的招贤台,但两位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思大不相同。
3.班级开展“学思践悟”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列各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荻,杂然而前陈者,大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面加点学的意思。
①无案牍之劳形 形:
②杂然而前陈者 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于。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 ,是滁州人在游玩啊。
(3)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你从刘禹锡或欧阳修身上汲取到怎样的成长力量?请结合诗文内容作答。
4.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①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②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④。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选自刘基《尚节亭记》,有删改)
【注释】①婉婉:柔美。②柯:草木的枝茎。③为能践其形也:因为内在案赋能体现在外在形体上。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掖折者以其有节也
(2)松、竹、梅被古代文人喻为“岁寒三友”,梅、兰、菊、竹被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