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六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6 20:12: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950字。

  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下,文风问题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文章无的放矢、言之无物,只是在冰冷的概念世界里“打圈圈”,不去触碰火热的现实世界。这样的文章无异于文字游戏、概念迷宫,读后让人如堕五里雾中,难有收获。
  个人优良文风如何养成?我认为多读古代经典是不二法门。古人视“立言”为“三不朽”之一,因而特别重视著书立说,并留下极为丰富而宝贵的遗产。经典古文,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起承转合独具匠心,遗词造句生动精巧,成语典故丰富多彩。作为中国的文化人,主动自觉地挑选一些合适的篇什用心去读,完全是应该的。
  从经典古文中读出“文心”。试想一下,诸葛亮的《诫子书》如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如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不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这些篇章还能流传千古吗?《文心雕龙》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句简单的话所指正是好文的真谛。虚夸不实的大话、无病呻吟的废话、不接地气的官话、没有内容的空话、人云亦云的套话、自以为是的蠢话、胡说八道的鬼话,都不可能有“文心”,更不用说深造自得。这样的文章,不可能让人喜爱,更不可能广为传播。
  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因为它们都能追求创新而师法自然。文无定法是指不要墨守成规,不能生搬硬套,并不是说写作没有遵循的原则。陆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陈于陛说“作文不必论奇古,须自成一家意见”,这些都在强调创新,包括内容、形式、语言等各个方面。至于写作方法的最高境界则是师法自然。陆游说“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李梦阳说“夫文者,随事变化,错理以成章者也”,董桂敷说“造化真文章,本自无定相”,所强调的都是师法自然,袁枚甚至说“凡作诗文者,宁可如野马,不可如疲驴”。
  语言修辞也极为重要。《文心雕龙》说:“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文章文采焕发,一定是章节没瑕疵;章节鲜明华丽,一定是句子没有污点:句子清洁明净,一定是字词没有瞎用。这句话虽着眼于字句章篇关系,核心意思则是说,把文章写好就要讲究语言和修辞。对语言修辞的重视,我国有悠久传统,所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就是强调这一点。
  (摘编自华学诚《优良文风的养成之道》)
  材料二:
  在汉语词汇中,“清”与“自然”在审美领域是备受推崇的两个概念。
  《说文解字》解释“清”就是“澄水之貌”。什么叫“澄”呢?《说文解字》又用“清”字给解释回去了。综合来说,清的本义就是形容水流安静而纯净透明的状态。虽然天地万物争奇斗艳,“形难为状”,但纯净透明的“清”一定是最受人赏爱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典古文是极为丰富而宝贵的遗产,体现古人“立言”的价值追求,值得用心去阅读。
  B.“文无定法”指写作要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追求创新,但也须遵循一定原则。
  C.“清”就是“澄”,清澄是未被搅动、未掺杂质的纯净之美,是文章表现形式上的大美。
  D.内容的自信决定了文风的自信,而内容的自信则来自作者对操守与德性的关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主张文章“师法自然”,又强调讲究“修辞”,二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材料二认为王国维的词作融入了新旧交替时代的哲思,南宋以后少有人超过他。
  C.文风与作者“人品”有关,要努力追求“清气与正气合而为文”,实现“化今传后”。
  D.袁枚的观点表明文学家只要做“野马”,不做“疲驴”,就可以写出让人流连忘返的作品。
  3.下列表述,不能体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创作主张的一项是(3分)
  A.《促织》中,蒲松龄通过人变虫这一荒诞手法真实反映了重赋之下百姓的疾苦,同时又冷静观察社会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处。
  B.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既细致描写了躬耕田园的诸多生活细节,又通过“云无心以出岫”等意象表达超脱尘世的人生境界。
  C.《三国演义》是作者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话本、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依据陈寿《三,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为其所作注进行的再创作。D.作为辛亥革命的亲历者,鲁迅创作《阿Q正传》是目睹中国农村的落后状态后,站在历史高后,站在历史高度揭示精神胜利法的本质,引发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
  4.材料一第一段使用了“冰冷”“打圈圈”“火热”等词语,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4分)
  5.杜甫的《登高》是经典作品,请结合材料简要说说其对我们养成优良文风的启示。(6分)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争座位帖》
  苏平
  要是能够少说几句,颜真卿早当上宰相了。
  那时候,颜真卿还在御史台,只是个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却盯上了职掌宫中、京城巡卫的正三京城巡卫的正三品左金吾卫将军李延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情,李将军私自用了下公车,没有按规定报备。正好这定报备。正好这事归颜真卿管,按理碰上这种事,一般人都是睁一只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