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学情联合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650字。
广东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学情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2024年12月发布V3大模型,到最近推出R1模型和多模态模型Janus-Pro,DeepSeek持续出圈,形成了全球AI界甚至整个科技圈的“DeepSeek现象”。
多次采访马斯克等AI企业家的知名播客主持人莱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dman),用了一个词叫做“DeepSeek时刻”,“我认为5年后它仍将作为科技史上的关键事件被人们铭记。”
DeepSeek出圈的原因之一是,它采用“更聪明”的算法,把AI训练成本砍掉近60%,却实现甚至超越了同类模型的性能。简单来说,同样的产品,别人花100元训练一个AI模型,它只要40元。这种“省钱打法”直接戳中了行业的痛点——过去拼的是谁能买更多高价芯片,现在比的是谁能把芯片用得更好。
DeepSeek不仅提供了新的AI技术路线,更重要的是,它在硅谷和华尔街联合主导的AI叙事铁墙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但自豪和兴奋之余,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且不说,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创AI企业,尚无法向OpenAI、Anthropic这些巨头发起全面挑战,单单就V3、R1而言,其算法优化也有代价:处理复杂场景时,它的表现明显不如烧钱堆出来的大模型。就像用精简版PS软件修图——日常够用,专业场景会露怯。何况,短时间内我们还不足以撼动英伟达巨头们的硬件江湖。
既然DeepSeek尚未突破硬件限制,所做的也是巨人肩上的创新,但为什么还是引起美国AI巨头的焦虑甚至恐慌?
从表层看,美国AI巨头嗅到了危机,不是因为技术被超越,而是实现目标的技术路径变了,新创企业有了更多选择。就像燃油车时代比拼的是发动机,电动车时代比拼的是电池管理技术。DeepSeek证明了硅谷堆硬件堆数据的路线不是唯一选择,高效用好现有资源同样能打。
DeepSeek省钱省力的R1模型发布时,刚好是OpenAI、软银、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宣布5000亿美元算力基建——“星际之门”计划的时间段,放在这个背景下对比来看,美国AI巨头的刺病感就更强烈了。
一位资深AI观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DeepSeek发起的这场“效率革命”,是AI发展从技术理想主义转向工程实用主义的标志性事件。它证明了,在现有硬件和物理约束条件下,通过计算拓扑结构优化获得的边际收益,远高于单纯增加芯片数量的线性增长。
这解释了为何美国AI巨头会产生战略焦虑的深层因素——当工程创新能力开始在AI竞争中脱颖而出,硅谷长期主导的技术先发优势就面临重估,而且它也将带来AI叙事的重估,背后是资本和资本市场的重估。
宏观趋势研究学者、经济学家David Woo近日接受访谈时表示,过去两年,人们一直在谈论美国经济的“例外主义”,而AI是推动这一论断形成的重要因素。美股市值占全球资本市场的份额达63%,其中ChatGPT出现后的两年,就增加了10个百分点,而七大科技巨头又占美股市值的25%。这些巨头正是依靠AI技术的强大优势巩固了它们的地位,从而间接巩固了美国资本市场的优势地位。
因此,AI与美国科技巨头、资本市场其实是捆绑在一起的,也正是硅谷和华尔街联合主导了全球AI叙事。
如今,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DeepSeek向这套AI叙事发起了冲锋。全球科技和资本领域持续10多天的热烈反应,可以从侧面解释科技巨头的焦虑和资本市场为何如此紧张。
前述资深AI分析人士认为,DeepSeek创造的历史性价值有两点:一是力行开源,本质上是人类资源的共享表达;二是提供了堆砌算力和数据之外的新的技术路径。记者通过这几天的采访发现,DeepSeek的以上两点价值,基本已成为业内的共识。
在现实层面,DeepSeek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当创新进入深水区,工程能力比学术突破更重要,成本控制比参数竞赛更致命,社会接受度比算法精度更关键。
如果跳开地缘政治谁赢谁输的问题,仅仅着眼于行业本身,商业本质在于:赚钱的公司才能活下去。当资本泡沫退去,或许我们会发现,技术强大固然重要,但应用和生存才是企业当下的现实,也是所有AI企业的必答题。
从“谁能烧钱造最大模型”,过渡到“谁能用最少钱办最多事”;美国依然掌握着最先进的芯片,但中国找到了更省钱的玩法——这才是DeepSeek重新书写的AI叙事。
(摘编自孔海丽《DeepSeek现象背后:算法博弈与巨头焦虑》)
材料二:
突围之路:中国创新从“摘果子”到“种树”
1月26日,《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称DeepSeek可能是一个“国运级”的科技成果,他激动地表示:
“太幸运了!太开心了!这样的震撼突破,来自一个纯粹的中国公司。知识与信息平权,至此又往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DeepSeek的优势是算法“更聪明”训练AI成本大大降低,性能却与同类模型相同甚至更强。
B.DeepSeek只是实现了技术路线的创新,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其他AI巨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
C.DeepSeek能高效用好现有资源,这种技术路径改变了像硅谷那样堆硬件堆数据的技术路线,使企业有了更多选择。
D.有用户使用DeepSeek的功能开发出了新的应用,这说明DeepSeek对社会的贡献与改变丰富了技术的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DeepSeek被冠以“现象”“时刻”等赞誉,说明其影响之大,已成为科技史上的关键事件。
B.DeepSeek的“省钱打法”应该会影响到高价芯片的销量,进而促使这些芯片降价。
C.中国公司希望通过DeepSeek的核心技术开源,让各国用户共享增多,从而重构技术话语权。
D.只有长期的技术沉淀才会使底层技术实现突破,才能为全链条产业打下牢固基础。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当工程创新能力开始在AI竞争中脱颖而出,硅谷长期主导的技术先发优势就面临重估”,“当”“就”凸显其对行业格局影响之迅速。
B.材料一“在硅谷和华尔街联合主导的AI叙事铁墙上撕开了一道口子”,材料二“这样的震撼突破,来自一个纯粹的中国公司”,均充满自豪之情。
C.材料一用“为什么引起巨头焦虑”设问,然后以“从表层看”“深层因素”“在现实层面”等语言为标志进行回答,层层递进,思路清晰。
D.材料二将大部分中国公司习惯跟随与DeepSeek以真正创新贡献者身份参与全球游戏作对比,旨在突出DeepSeek的原创能力与追求。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五段中加点词的论证效果。
5.梁文锋及其团队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孙犁
有一天,我送一封信到同口镇去。把信揣在怀里,脱了鞋,卷起裤腿,在那漫天漫地的芦苇里穿过。芦苇正好一人多高,还没有秀穗,我用两手拨开一条小道,脚下的水也有半尺深。
走了半天,才到了淀边,拨开芦苇向水淀里一望,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个船影儿也没有。我吹起暗号,吹过之后,西边芦苇里就“哗啦啦”响着,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