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6 15:25: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125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个小题。
  材料一:
  延安时期,以美国记者斯诺为代表的一批国际友人深入解放区,写作了《红星照耀中国》等一系列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过在毛泽东看来,对外文化传播由“别人讲”固然是重要的,但最懂得中国文化的还是中国人自己,应该要由中国人自己来掌握对外文化传播的话语权。一开始,由于新中国的外文出版和国际发行能力有限,《毛泽东选集》英语版采取由中国国际书店与英国共产党领导的劳伦斯出版公司签订出版协议的方式在英国出版发行。1954年3月,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波立特来信提出,他们准备将《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战争和战略问题》第一节的第一、第二两个自然段删去,理由是这两段主张武装革命,不符合他们的“英国到社会主义之路”纲领。中共中央宣传部拟答复同意波立特意见,但毛泽东认为“这样答复,似不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否定性答复经毛泽东审阅后于8月23日发出。此后,毛泽东又于次年与波立特当面探讨过这一问题。但最终劳伦斯出版公司仍然在英文版《毛泽东选集》中删除了这两段话,中方最终决定不再授权给劳伦斯出版公司。这一事件留下的重要经验和教训是:对外文化传播固然可以由“别人讲”,但一定要有“自己讲”,否则,就有可能丧失话语权。
  作为博览群书并且擅长诗文创作的政治家,毛泽东深谙文化传播的内在规律。毛泽东历来主张,宣传文章要“好好地说理”,不能写成“党八股”;要有的放矢,不能“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对外文化传播和宣传更要适合外国人的接受习惯。在毛泽东看来,“国家不同,做法也不能一样”。相对于语言和形式上的问题,他更加看重文化传播中的平等精神。而面对外国受众,更需要这种平等精神。面对中国对外文化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如过度政治化和“自说自话”等问题,毛泽东一直致力于制止和解决。针对当时所谓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中心”的说法,毛泽东强调:“这种话不应由中国人口中说出,这就是所谓‘以我为核心’的错误思想。”他一再主张,无论人与人、政党与政党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都必须是互利的而不能是以一方为中心的,“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否则合作就不能维持下去。在他看来,文化活动中的这种“平等心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传播的成效。
  毛泽东特别强调,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一穷二白”的底子也使其暂时不可能迅速改变相对落后的面貌,因此“在我们自己方面,对外宣传不要夸大。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把尾巴夹紧一些”。他称赞《中国建设》“用事实说话”的做法,指示“对外宣传就应该这样”。“大跃进”时期,对外文化工作中一度出现了“浮夸风”。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在对外关系中切实纠正骄傲现象的指示》中指出,“在一切对外往来、对外宣传、对外接触中,都必须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坚决纠正浮夸和轻率的现象”,对外宣传必须有根据有分析,“宁可做得多说得少,决不要做得少说得多。凡是没有把握办到的事和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的事,一律不要对外宣传”;当然,也要“反对民族自卑感,决不容许对于我们自己正确的东西发生任何动摇”。总之,既要客观介绍新中国和中国文化,反对浮夸作风;又要坚定文化自信,反对民族文化虚无论。
  (摘编自罗嗣亮《毛泽东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初步探索》)
  材料二:
  当前,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最大障碍就是西方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这一错误言论的出现,使其他一些不了解中国的国家开始产生质疑,这些质疑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改变这种质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因此,要想打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星照耀中国》等外国友人的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表明对外文化传播可以由“别人讲”。
  B.毛泽东认为宣传文章要好好说理、有的放矢,这种主张旨在使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契合外国人的接受习惯。
  C.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对习近平“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的响应。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都有助于向全世界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选集》英文版在英国出版被删节,证明对外文化传播没有“自己讲”,可能会丧失话语权。
  B.毛泽东认为对外宣传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谦虚谨慎,因此既要反对浮夸风,又要坚定文化自信。
  C.中国文化走出去急需改变某些国家的质疑,这种质疑来源于部分西方国家鼓吹的“中国威胁论”。
  D.不断加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助于发挥文化的巨大力量,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
  3.两则材料提供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策略,下列说法与文中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国产游戏“原神”,不仅有突出的中国元素,也有中外文明的融通,唤起了不同受众的共鸣。
  B.《国乐乐典》将近些年整理收集、重新高清录制的中国传统音乐推送到全球各大主流音乐App。
  C.介绍中医药的纪录片《本草中国》向世界宣扬中医药文化,塑造了正面积极的中国国家形象。
  D.海尔集团在海外坚持“高端创牌”战略,在制冷、厨电、洗护等多个业务上实现了高端化出海。
  4.毛泽东读《琵琶行》一诗的感受是:“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这种“平等心情”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如何理解?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5.讲好中国故事是外宣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强调掌握话语权有何必要性?(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个小题。
  一竿冷
  简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①
  ①我常想,山比水更深奥吗?抑或水比山更辽阔?
  ②是哪一个参访河山的古人,在踏破芒鞋之后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成了古往今来,登临山水者的箴言。
  ③山之仁,在于容纳参天古木,亦褓抱了任何一株愿意驻足的小草。既允许夜半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