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6 15:19: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72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是理解屈原人生境界和价值观最重要的资料。
  屈原在《离骚》开篇提到,他的父亲以“正则”为他命名,说明父亲希望他把“公正无私”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也说屈原“正道直行”。正道直行首先是正直,正直就是处事公正,不苟且,不徇私,不自私自利和投机取巧。《离骚》也恰恰展示了一个正直的君子在蒙受不白之冤后勇敢的扰争过程,“正”“直”二字多次出现在其中,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作为一个正道直行的人,屈原对自己的才德充满自信,也对楚王任用群小的现实强烈不满。他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有一个“选贤与能”“举直而错诸枉”(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的公正的社会运行机制,他希望在楚国有公平和正义,那些正道直行的人受重视,而枉道邪行的人被抛弃;但是楚国的现实政治正好相反,小人当道,奸佞得志,这引起了层原的强烈不满。屈原在《离骚》中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了把楚国带上歧路的当权者。层原把爱国与自己价值受到尊重结合起来,通过对自己命运的不平之鸣,体现他的爱国情怀。这种爱国主义建立在“正道直行”的基础上,因而具有极强的正义性。
  《离骚》中体现的屈原的精神品质,还表现为九死不悔的底线意识。《离骚》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对于屈原来说,受重用则正道直行,追求理想;被流放则严守底线,毫不动摇。
  坚守底线,归根结底,就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强大的一心向善的决心,就会屈从现实。屈原在楚国朝堂上遇到的很多都是邪曲谄谀之人,《离骚》中“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就批判了那些违背准绳而追随邪曲,竞相把迎合讨好奉作法度的佞人。坚守底线就要有所不为,而诚实显然是君子应该坚守的底线,是一切品德的基础,诚意正心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屈原主张为政以诚,《离骚》中“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透而有他”等很多诗句,都表达了屈原对楚国内外政策反复无常、不守承诺的不满。
  (摘编自《东南学术》)
  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第一个和“爱国”联系在一起的诗人。朱熹《楚辞集注序》曰:“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
  屈原的忧国忧民,体现出的是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一方面表现在他不愿离开楚国,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他期望楚国能建立一个“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的制度体系。屈原是一位具有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原在《离骚》中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等诗句批评了当时楚国的外交政策。
  B.屈原不满楚国内有小人当道,且对自己的才德不够自信,因而将不满的情绪写入《离骚》中。
  C.屈原具有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其虽然在现实中遭到排挤但仍不愿意离开楚国。
  D.屈原追求“美政”,具体而言,就是希望当时的楚国能够施行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熹肯定屈原的爱国精神,认为屈原的“志行”应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
  B.当代学者如果要理解屈原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观,可以研读屈原的《离骚》。
  C.楚怀王让屈原“造为宪令”,这说明楚怀王和屈原都受孔子法制观念的影响。
  D.屈原的爱国主义具有极为强烈的正义性,是屈原本人“正道直行”的基础。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与加点词语相关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底线意识”:面对挫折,坚持一心向善不动摇,不妥协;诚实无欺。
  B.“屈从现实”:表现为对违背原则的现象不敢直言,却竟相曲意迎合。
  C.“五帝三王”:屈原羡慕明君贤臣之间鱼水相得,意在讽刺楚王昏聩。
  D.“正义价值”:风气不正,缺少公平性之时,应追寻公平正义和百姓福祉。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屈原的精神品质,并填写在下面的②③处。要求:简要概括,格式一致。(4分)
  ①正道直行的人生态度;②______;③______;④追求美政的坚定理想。
  5.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和链接材料,概括屈原与孔子在为人为政方面,有哪些相同主张,并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绝墨
  谈歌
  民国三年冬月,保定下了第一场大雪。漫天雪花飘舞,寒风沿街扫荡,就稀少了人迹,大雪竟然不歇气,凶凶地下了三天,东关“飞云酒楼”也没有了平日的热闹,只有零星散座。老板侯洪志让伙计去请城内几位丹青高手,来酒楼品酒论画。
  十几个丹青高手先后踏雪赶来,众人就在楼上饮酒论画。洪志乘兴涂抹出几枝梅花,众人齐声喝彩。洪志得意,唱了一段二黄原板,高亢响亮。一曲唱罢,楼下有人喝彩。洪志探头一看,是个黄脸汉子,就请他上楼叙话。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