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230字。
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1.下面是小秦为栏目一拟写的部分内容,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甲骨文,如同在文字荒寞中开出的花朵,虽显得粗拙,却记录了古人的生活与智慧。甲骨文承载着历史,也孕育着希望。相信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将会淀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惠及未来。
(1)你在扫码听音频的时候,发现有两个字读音有误,请帮小秦标注出来。
①粗拙________
②孕育 _______
(2)你发现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
①荒寞_____
②淀放 _____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2.诗文的学习在于运用,下面是你运用诗文写的一段文字,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诗词宛如璀璨星辰,陪伴我们行进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①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我们朝着时代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我们会在春日从郊野走过,听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②___________”(《春》),见“③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那禽鸟、春花、芳草是大自然的美好馈赠,充满生机与活力。也许,游览“夹岸数百步,④________,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的绝美景致。也许,甚至几乎陷入绝境,但陆游告诉我们“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刘禹锡启示我们“沉舟侧畔千帆过,⑥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我们便重拾希望,坚信转机就在前方。前行中,但也请乐观面对,高呼“海内存知己,⑦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虽有不舍,更觉豁达。
三、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3.杨杨写了下面的文字,准备作为栏目三的引言,请修改完善。
①陕西,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又似一幅绚丽的山水画。
②这里有悠久的历史。
③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十三朝古都西安见证了无数的辉煌与沧桑。
④这里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⑤西岳华山,_,奇峰挺秀,显自然神工;壶口瀑布,黄河奔涌,_,呈磅礴气象;太白山,终年积雪,地貌独特,_,盈原始韵致……
⑥它是一颗九州大地上的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1)下列关于以上文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段中加点的“悠久的历史”“黄河奔涌”“地貌独特”都是主谓短语。
B.第①句运用比喻,展现出陕西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绚丽的特点。
C.依次填入第⑤句方框处的标点符号分别是分号和句号。
D.第⑥句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散发”改为“焕发”。
(2)原稿第⑤句中遗漏了三个词语,请将它们按正确的次序填写在横线处。(只填序号)
A.水势浩荡
B.峭壁险峻
C.沟壑纵横
(3)有同学在修改这个文段时准备将第③句中加点的“之一”删去,你建议他保留,请你说明原因。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4.人就像硬币一样,具有两面性,一面沐浴阳光,作者也会刻画人物的两面性,让人物更鲜活,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其两面性。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徜徉茶园、花海,欣赏自然美景,沉浸式体验宋代点茶、唐代煮茶等项目……文化和旅游融合,有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