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学案25
- 资源简介:
约6900字。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过”“亡”“遗”“率”“倍”“道”“或”“孰”“解” “贻”“爱”“乘”“从”“却”“兵”及次常用字“策”“制”“师”“传”以及重点虚词“所以”。2.背诵《师说》,翻译重点句子。3.掌握古今异义及判断句的特点及规律。
[课文概览]
课题 文体 作者 核心内容 艺术特色
过秦论 议论文 贾谊 总结秦王朝兴亡的道理,借古讽今,希望汉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施行仁政。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2.用对比论述突出中心论点
3.语言铺排渲染
师说 议论文 韩愈 阐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倡导从师学习的勇气。 1.全文驳立结合,论证手法丰富多样
2.句式整散结合,富有变化,气势恢宏
课文3 过秦论
一、基础夯实
第1段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务( ) ②具( ) ③斗( ) ④拱手( )
答案 ①从事 ②器械 ③使……争斗 ④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2.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这样险固的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防守,以便窥视周朝的政权。(得分点:固、窥)
(第2段)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3.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爱( ) ②致( ) ③相与( )
④离( ) ⑤叩( ) ⑥延( )
⑦镞( ) ⑧费( ) ⑨弊( )
⑩北( )
答案 ①吝惜 ②招纳 ③共同,一道 ④使离散 ⑤击 ⑥迎击 ⑦箭头 ⑧损失 ⑨弱点,毛病 ⑩溃败(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