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十五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8330字。
2025届高三一模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的商业模式主要有3大主题:硬件设备;提供数据交互、云端交互等功能的软件;提供服务基础或依据的大数据。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种类繁多,按应用领域可以划分为医疗与保健、健身与健康、工业与军事及信息娱乐;而从功能上划分,可以归为生活健康类、信息咨询类及体感控制类。
自2012年以来,各大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目前,已面世的产品形态多样,其中主流产品形态有:智能手环、智能腕带、智能手表等Hand类产品;智能眼睛、智能头戴、智能头盔等Head类产品;智能服装、智能鞋、智能配饰等其他类产品。到2013年,移动智能传感可穿戴设备市场已有400多种的独特产品,比2012年增长了2倍。
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链包括上游关键器件、中游交互解决方案、下游产品服务,关键器件包括芯片、传感器、屏幕和电池等。
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以硬件销售为盈利方式,未来则更有可能在软件、大数据、服务方面盈利。因此,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应该是组合式的综合模式。主要包括3种模式:硬件销售盈利、软件销售盈利及数据服务。而数据服务是各大企业争相发掘的关键,因为数据是无可替代的,是其产品和服务在更新换代中不被淘汰的保障。
根据IMSResearch《2012年全球可穿戴技术市场──量化市场评估》报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在2016年有望达到1.71亿的出货量。另据ABI最近的预计,2018年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年出货量将达到4.85亿。这与我国智能可穿戴装备市场一系列的宏观利好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政治环境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列为“支持重点”;卫生部等部门的政策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智能终端行业的发展;国家对电子商务的支持,有利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营销。经济环境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购买力的提升,使得消费者更有意愿和能力消费个人电子产品。社会环境方面,互联网、物联网概念的普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多终端生态体系得到提升;大数据信息环境使智能可穿戴设备更具有用武之地;各类慢性疾病人群数量的逐年增长,以及医疗健康支出的日益增长是促使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服务于老年人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也成为市场热销产品。技术环境方面,基础器件技术如屏幕技术、电池技术的改善给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其交互方式带来突破性发展,从而增强用户体验、拓宽市场;智能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平台的搭建会促使行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就产品而言,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还没有找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例如:尽管不少智能手表已经融合了通信功能,但是在软硬件配置上还相差甚远。硬件上缺乏针对产品的上游关键器件,软件上没有良好的定制化系统。另外,在应用程序方面,对智能手表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创新不足,导致缺少区别于手机的杀手级应用。
综合以上分析,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许多大型企业也瞄准了穿戴设备背后隐藏的“真金”,这些大数据是支持可穿戴设备生产商产品更新换代不被市场淘汰的关键。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大数据服务逐步成熟,尤其是健康大数据服务。由穿戴设备市场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来的可以穿戴的设备。广泛运用于医疗与保健、健身与健康、工业与军事及信息娱乐领域。
B. 只要智能可穿戴设备以硬件销售为盈利方式,未来就只可能在软件、大数据、服务方面盈利。
C. 在应用程序方面,因为缺少区别于手机的杀手级应用,所以对智能手表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创新不足。
D. 电池续航能力有限是当前制约可穿戴设备普及的关键因素,而且柔性、绿色和可持续的能量供应仍存在技术瓶颈,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待完善。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用2013年和2012年移动智能传感可穿戴设备产品种类数对比,说明国内外可穿戴设备产品市场在逐渐扩大。
B. 材料一据相关机构预计,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在2016年有望达到1.71亿的出货量,2018年将达到4.85亿,这反映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宏观利好。
C. 材料一举用我国不少智能手表在软硬件配置上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的事例,证明我国智能可穿戴产品还存在问题。
D. 材料二引用高鸣源的介绍,是为了表明我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还存在技术瓶颈。
3. 下列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
A. 智能手环、智能手表
B. 智能眼睛、智能头盔
C. 智能服装、智能鞋
D. 智能机器人、智能飞机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我国智能穿戴行业的出路在哪里?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设想或建议。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未来就只可能在软件、大数据、服务方面盈利”错误。由原文“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以硬件销售为盈利方式,未来则更有可能在软件、大数据、服务方面盈利”可知,原文说的是未来则“更有可能”在软件、大数据、服务方面盈利,而不是“只可能”,说法过于绝对。
C.因果倒置,由原文“另外,在应用程序方面,对智能手表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创新不足,导致缺少区别于手机的杀手级应用”可知,“在应用程序方面,对智能手表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创新不足”是原因,“导致缺少区别于手机的杀手级应用”是结果。
D.“电池续航能力有限是当前制约可穿戴设备普及的关键因素”错误。由原文“论文第一作者、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高鸣源副教授介绍,电池续航能力有限是当前制约可穿戴设备普及的重要因素,而柔性、绿色和可持续的能量供应仍存在技术瓶颈,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待完善”可知,电池续航能力有限是当前制约可穿戴设备普及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关键因素”。
故选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出租车司机
薛忆沩
出租车司机将车开进公司的停车场。他发现他的车位已经被人占用了。他没有去留心那辆车的车牌号。他看到北面那一排有一个空位。他将车开过去,停好。
他走进值班室,将车钥匙交给正在值班的那个老头儿。老头儿胆怯地看了出租车司机一眼,马上又侧过脸去,好像怕出租车司机看到了他的表情。出租车司机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