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学案19
- 资源简介:
约6190字。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是”“恶”“去”“察”“汤”“相”“本”“走” “复”“幸”“族”“怜”“除”“病”“克”“殆”“贼”“堪”及次常用字“徙” “志”“息”“图”“薄”“寻”“取”以及重点虚词“因”。2.背诵《逍遥游》《阿房宫赋》,翻译重点句子。3.掌握动词活用和状语后置句的特点及规律。
[课文概览]
课题 文体 作者 核心内容 艺术特色
逍遥游 散文 庄子 从大鹏到学鸠,从宋荣子到列子,万事万物都“有所待”,不自由,只有顺应万物本性,才能“无所待”,才可真正自由,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1.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
2.善用“三言”(寓言、重言、厄言)和对比
3.先破后立,夹叙夹议
陈情表 表 李密 祖母病重,新朝征召,作者以“圣朝以孝治天下”“乌鸟私情”婉言拒绝,辞不赴命,“孝”情感天动地。 1.语言生动,自然精粹
2.用词委婉,感情真挚
3.句式错落,疏密有致
阿房
宫赋 赋 杜牧 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1.骈散结合,相得益彰
2.处处比喻,美不胜收
3.时时夸张,令人赞叹
课文3 逍遥游
一、基础夯实
第1段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冥( ) ②抟( ) ③扶摇( )
④以( ) ⑤积( ) ⑥负( )
⑦胶( ) ⑧斯( ) ⑨培( )
⑩夭阏( ) ⑪决( ) ⑫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