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三3月联考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910字。
河南省新乡市2024-2025学年高三3月联考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工(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许多重大科技发现和发明的发祥地,在许多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都取得过杰出成就。李约瑟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第一卷)中指出,“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如此”。这些发明和发现推动了世界科技文明的进步,对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梳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独特历史道路,对其独特的观念、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取向给子现代的科学阐释,揭示出它们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具有的启迪和借鉴的意义,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远在16-18世纪,在中国生活的欧洲传教士们就开始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有其独特的传统。意大利人利玛实在1584年的一封信中讲,中国人有自己的一套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知识体系,其发达程度并不次于西方。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古代数学和西方的数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代表性的作品,西方就是《几何原本》,中国是《九章算术》。西方数学体系的目标是推理论证,我们古代数学的目标是解决各式各样的具体问题。我们为了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引进各式各样的算法,我们古代的数学可以说是一种算法的数学。在这种意义上,中国的古代数学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学。在我们进入计算机时代,这种计算机数学或者是算法的数学,刚巧符合我们时代的要求,符合时代的精神。
英国天文学家沙里斯1985年在《复活》第109期上发表题为《新科学的诞生》的文章,主张新科学应是合乎伦理道德的科学。尽管建立新科学的中心尚未找到,但他认定了前进的目标,他说:“你若问,是否有什么迹象表明,这样一种新科学将要问世,我的信念是--前进的唯一道路是转过身来重新面向东方,带着对它的兴趣以及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离开污秽的西方,朝着神圣的东方前进!唯有到那时,我们才算达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中国文化价值的精髓是“和谐理念”和“中庸之道”,它既是伦理价值也是一种方法论。作为伦理价值它强调和谐,作为方法论它避免极端。当代科学技术文明面临的困境要求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科学史家萨顿早就发出“科学必须人性化”的呼吁。如果说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有其现代性的一面,那么中国伦理价值科学化就是必要的,给科学注入价值,以使科学精神和道德理想结合起来。
一百年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别集•国学丛刊序》中就讲道:“中西之学,胜则俱胜,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动。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百年后的今天,中学与西学、东方与西方、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已开始成为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摘编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前言)
材料二:
经过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数百年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九章算术》比较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这段时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的数学成果。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生产发展,给数学提出了不少急需解决的测量和计算的问题: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土木工程需要计算各种形状的体积以及如何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商业、贸易的发展,需要解决各种按比例核算等问题;愈加准确的天文历法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曾是许多重大科技发现和发明的发祥地,其科技水平在15世纪前始终令西方望尘莫及。
B.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一段时间后,能够关注并逐步掌握中国人认识和解释自然的知识体系。
C.古代数学可以说是一种算法的数学,算法的数学符合计算机时代的需要,我们应当继承发展。
D.天文学家沙里斯认为建立新科学必须转向东方,但作者认为中西之学相互借鉴才是大势所趋。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在营建水利工程时,可利用《九章算术》中的解法计算各种形状的体积并进行人力、物力的合理分配。
B.246个例题均能在《九章算术》的九大类中找到对应的解题方法,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个别到一般的规律。
C《九章算术》既记载前人已解决的数学问题,也记录西汉中期新获得的成就,说明其非一时一人的智慧结晶。
D.体积计算、分数运算、负数概念等《九章算术》中的内容现在依旧出现在中小学课本中,足见此书影响深远。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引用西方学者的观点,论证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及其时代意义
B.材料二以《九章算术》为例,以小见大,展示了古代中国在数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C.材料一主要以时间为序,从古代科技成就写到其对现代科技文化的启示,逐步深人。
D.材料二对中西两部古典数学名著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材料一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
4.《九章箅术》和《几何原本》各有什么优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上述材料对我们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有哪些启示?请简要分析概括。(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风雪夜归人
陈宇
走出看守所大门,已是凌晨时分。老颜仰脸望天,几片流萤般的雪片,从黝黑的半空里砸到脸上,落雪了。
这是从警多年的老颜站的最后一班岗,这次在押犯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做完后,他就退休回家。
一声短信提示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短信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凄凉:“灵弟,那年的五十元,老班记在心底。我活得看不到亮了,哥们来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