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A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2/14 12:53: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2 总计:2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990字。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A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与西方人的空间观不同,中国古人更倾向于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认知宇宙天地空间。两者都是为了在混沌中寻求秩序,但出发点与方式不同。西方是先向外探求,再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社会秩序。中国古人则是先反问自身需要什么样的秩序,再向外寻找宇宙天地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人则是以天合人。
  西方人的空间观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其从本体论发展到认识论,再过渡到实践论,空间与人的存在关系得到强化,但并未改变主客二分及由此带来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中国古人一开始就是从人的现实处境和存在需要出发探寻天地宇宙(也包括时间及其他相关问题)。这使中国古人更愿意以一种亲和的姿态探天问地,并且按照自己的居所及所熟悉的地上秩序,天上也有中央与四宫。除了天上,还有地下,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自殷商开始,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可见,形成一个贯穿天上、地上、地下的复合空间体系,其目的是要使万物各处其位
  天尊地卑、高下相从、四方卫中的空间格局,为古代的王道政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这种空间观也成为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例如,礼制建筑的整体安排,均要考虑主次、尊卑、贵贱等伦理关系。不仅如此,这种空间观还渗透到各类艺术的形式肌理之中。比如,还透露了神佛、凡人、妖魔必须共同恪守的分位意识,任何想脱离自己的本位者,《红楼梦》通过对贾府和大观园中建筑群落整体布局的描绘,以及有关省亲、庆生、节庆、雅集、游园、远嫁、吊丧等生活场景的叙述,二是以贾母为中心的长幼伦理空间。前者以上下尊卑的空间性伦理为依据,后者以先后长幼的时间性伦理为根基。中国古人的伦理空间观不仅弥漫在这类小说的空间叙事中
  (摘编自詹冬华《传统文艺空间形式的文化品格》)
  材料二:传统中国人的空间观念,就是由中心到四方、由王城向边地无限蔓延的天下观念。就现代科学而言,这种空间或天下观具有鲜明的非客观特性,显然是个美学的理由,因为世界本身究竟怎么样,也不可能知道,所以世界的总体面貌是我们的想象。”对传统中国,皆在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以天合人”的空间观从人的现实处境和存在需要出发探寻天地宇宙,与西方人“以人合天”的空间观有着很大不同。
  B.中国古代伦理空间观常表现为在双重维度建构社会秩序,比如《红楼梦》中以女性为形象载体呈现上下尊卑的空间性伦理和先后长幼的时间性伦理。
  C.由中心到四方、由王城向边地无限蔓延的空间观念具有鲜明的非客观性,正是这种非客观性使得传统中国人的空间观念具有诗性和审美特性。
  D.文明中心论和自然中心论两种不同的审美系统相互交汇、穿插和制衡,形成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这种美学精神基础超越了西方的审美之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对西方和中国古人空间观进行比较,突出中国古人空间观的特点,再进一步阐述中国传统空间观是古代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B.材料二阐述了中国传统空间观念所具有的诗性和审美特性,并探讨了两种审美系统的不同特点,使得思维更严密
  C.两则材料的重点不是对中国古代空间观的科学正确与否进行评价,而是从文化特性与审美境界层面对中国传统空间观进行阐述。
  D.两则材料都是在梳理与考证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恰当的理论去加以解决,所运用的材料贴近生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鸿门宴》中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B.小提琴协奏曲中,小提琴作为主奏乐器,居核心地位
  C.古代屋舍建筑注重建筑部件与区间限定,如正门、仪门以及角门等。林黛玉进贾府只能从西角门入。
  D.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将单味药物按其所起的作用,归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4)材料一多处引用了文献,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5)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表现为以“己”为中心不断向外推演的特征(参考如图所示)。请结合材料分析“差序格局”的文化根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打 捞
  刘庆邦
  一天午后,炽白的阳光照着湖水。就在这个时候,冯淮海头戴白色头盔,到塌陷湖的湖边来了。他向湖心眺望。这里原是淮北大平原上的一片村庄,有张庄、王村、李楼、赵寨、刘桥……八九十来个。因村庄底下压着煤,就在靠近城镇的地方盖了新房,动员村民搬到新房里住去了。①煤层埋藏在七百多米深的地下,煤层上面矸一重,石一重,沙一重;水一重,如藏宝一样重重包裹。“宝”挖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