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七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563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七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3每题3分,4题4分,5题6分,共19分)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 “树立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把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大食物观的实践要求,对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践行大食物观,首先要树立大资源观。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从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全资源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向森林要食物,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发展质量;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探索发展智慧农业、植物工厂,有效缓解我国农业资源的瓶颈约束。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其次要树立大农业观。坚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统筹粮经饲生产,推动种养加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促进农业供给体系结构优化、高质高效,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第三要树立大市场观。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增强粮食和食物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全面提升粮食、肉类、蔬菜等各类食物保供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进一步从战略上提升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畅通国内国际农业食品循环,提高农业食品国际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践行大食物观,需要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粮食安全是基础,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生态安全是底线,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需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食物资源开发和生产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是红线,食物来源更加多元,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坚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要加强战略布局、突出重点环节,加快构建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确保食物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粮食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更好树立大食物观,践行大食物观,一定能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有力支撑。
(摘编自《人民日报:深刻把握大食物观的内涵和要求 (新论)》)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应充分运用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科学思维,念好不断满足百姓食物多样化需求的“山海经”————“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大食物观把握住了人民群众“吃饭”需求侧对“大农业”供给侧的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树立大食物观,就是要解决吃饭问题,建立新粮食安全观,并将此作为国家战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B.践行大农业观,不仅要优化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区域布局,使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还要对资源环境进行优化建设。
C.大食物观把握住了人民群众“吃饭”需求侧对“大农业”供给侧的新要求,有什么样的食物需求,就有什么样的农业供应。
D.要在保护大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延展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内涵外延,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宜林则林。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充分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B.我国既要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又要通过科技、产业来实现食物的有效获得。
C.树立大市场观,要着眼于市场和政府,也要着眼国内国际,提升对市场和资源的统筹协调能力。
D.食品来源多元,又关乎人们是否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所以我们对食品各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
3.下列情况,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A.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仍然以谷类为主,但肉蛋奶被提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增加,人们吃得更丰富了。
B.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除了在外就餐和外卖,休闲食品快速发展、主餐主食快速工业化也成为饮食方面一个不可避免的变化趋势。
C.面对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某省因地制宜,分布式用好“碎片”土地,持续促进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增长。
D.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精准实施水利工程抗旱补水调度。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4.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为“大食物观”下一个定义。
5.为坚定不移践行大食物观,某市一直在扎实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为该市农业农村局建言献策,拟写几条举措。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6-7题每题3分,8-9题每题6分,共18分)
夜 叶绍钧
桌上的煤油灯放着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桌旁坐着个老妇人,手里抱一个大约两周岁的孩子。她感得特别不安;不知道快要回来的阿弟将怎么说。
晚上,在她,这几天真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有时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滩,在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弄外,汽车奔驰而过,她就仿佛看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