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3790字。
河北省廊坊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非答题区域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所谓教智技术,即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基础上,通过算法驱动、数据赋能和智能化决策来实现效率提升、资源优化与创新发展的技术体系。其中,人工智能(AI)作为通用性最广泛的关键技术,在与影视产业的交织与互动中,重塑影视文化交流的传播路径。
比如,数智技术为中国文化题材创作注入崭新的生命力。在数智技术赋能下,中国文化题材将奇观化的影像呈现在海内外观众眼前,通过流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让传统文化火到海外,使观众深刻体悟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全片2300多个镜头,视效镜头有1700多个,将神话故事原本比较难表现的场景、形象,充满想象力地表现出来,标志中国电影特效创作水平大幅提升,作品已在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获得观众点赞。
数智技术还带动主流影视创作的海外传播。数字化创作提升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尤其使科幻题材的作品更具现代质感。这些作品依托全球流媒体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外影视文化交流的崭新样态。如电影《流浪地球2》用2800多个视效镜头以及1000多个个人面部的特效镜头,提高了作品的视觉呈现效果,获得海外受众喜爱。而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网络讨论、二次创作、模仿视频等多样化形式,让影片所承载的中国文化跨越国界,感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科幻题材电视剧《三体》采用真人动捕、CG渲染、VR场景、三维数字模型等技术,提升国产科幻题材影视创作水平。作品发行到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地区,外国网友盛赞:“令人难以置信的好看’可见,数智技术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影视文化的影响力。
不过,对中外影视文化交流而言,数智技术运用是不是越多越好?专家们普遍认为,数智化前沿技术确实展现出其在对外传播方面巨大的应用能力,但在技术介入的无限可能性背后,却潜藏着多重风险与挑战,“真实感”作为影视文化交流的难题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在版本与性能的飞速迭代中,人工智能软件不断降低使用门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数据滥用、恶意使用、虚假信息等风险。人工智能对全球性文化元素的拼贴亦引发了‘文化错位”现象,即脱离原有语境,将不同文化元素进行任意嫁接和跨文化混合,造成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被稀释甚至消解。
同时,数智技术推动下的影视文化交流也有逐渐被一种冷峻的技术逻辑所主导的倾向。对技术属性的过度强调,使震撼视觉和沉浸体验取代了交流中的真实互动与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导致作品的“去情境化”与“浅层化”。对此,学界主张让技术回归“人本”的核心价值。正如王宜文教授所言:“我们已进入数字化时代,很多东西都可以??拟,但是真实真切的情感体验永远是最根本的。”在影像文化交流的语境中,技术的应用必须扎根于真实的情感需求与文化意义之上,以个性化、真实化的技术设计,为人际交流注入更多温暖情感,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对话与情感共鸣。
相知无远近,互鉴有桥梁。数智技术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技术工具,而应是跨越时空、连接心灵的桥梁,是深化人与人之间文化对话的催化剂,让每一个文化交流的瞬间都充满情感温度。这样,影视媒介方能成为数智时代塑造社会记忆与沟通人类情感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胡祥,王赫玺《影视作品用数智技术为文化传播赋能》)
材料二:
在文化和科技融合过程中,二者相互奔赴、相互促进,推动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为科技提供价值引领、创新资源和审美体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工具理性若被强调到极致,可能导致“技术崇拜”的盛行,甚至引发生态危机、经济危机等。文化是引导科技向善的钥匙,强调人的价值、情感和体验,促使科技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为科技注入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防止科技发展偏离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航向。文化蕴含着科学的思维方式、深刻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体系,能为科技创新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意等,使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智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是关键技术,包括算法驱动、数据赋能和智能化决策。
B.《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流浪地球2》都用大量视效镜头来提高视觉效果。
C.文化和科技相互奔赴,相互促进,实现融合,将会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D.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提升文化体验的交互性和自主性,还能提升文化的表现力。
2.关于材料一中影视文化交流的“真实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受人工智能软件不断降低使用门槛带来的数据滥用、恶意使用、虚假信息等风险的影响。
B.会受脱离原有语境,对不同文化元素进行任意嫁接和跨文化混合的“文化错位”现象影响。
C.学界主张让技术回归“人本”的核心价值,因为真实真切的情感体验最根本而无法被模拟。
D.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把个性化、真实化的技术设计扎根于真实的情感需求与文化意义之上。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原创3A游戏《黑神话:悟空》,借助传统建筑的魅力让游戏者获得了极致审美体验。
B.“最强唐僧”短视频用AI技术将唐僧打造为手持友热议。
C.AI短片《人间烟火气》传达“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理念,令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D.AI短剧《觉醒》在科技的“外衣”下,讲述“人”的故事,表达对人性回归净土的追求。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老子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认为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道”;孔子认为凡事“过犹不及”,应合乎其度,守中庸之道。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二人看法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福田到宝水
乔叶
正月十七,睁开眼,窗外已经太白。看了一眼手机,六点整。四点半时还在床上烙饼,就算五点睡着,也不过是一个钟头的觉。
小面很静。白天时年味儿还在,大街上偶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