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测试演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540字。
2025年高考适应性测试演练模拟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由此可见,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的农业和工场手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
起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的经济统治和政治统治。
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
1/8
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但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推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度重视生产力标准,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资产阶级在一百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与在这之前创造的所有生产力相比,二者之间的差距之大是令 人意想不到的。
B.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产生于封建社会,而封建所有制关系成为束缚生产的桎梏,无产阶 级才能将其推翻。
2/8
{#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我国几代领导人一以贯之把不断解放、发展 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D.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传统生产力,构建起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和制度体系的生产力,需要以新技术深化 应用为驱动。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一段从机器的采用、化学应用、交通及通信等多个方面,简述了资产阶级在其统治期间所 创造的生产力。
B.材料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事实为论据,并引用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言论,使论证 具有力度。
C.材料三第二段阐释了生产力革新引发社会关系变革的内在机理,指出了技术创新与社会制度变革之 间的关系。
D.三则材料都围绕生产力展开话题,论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使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生产 力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资产阶级变革封建生产关系是因为当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负作用,这一作用后来也在资产阶级社 会中出现。
B.资产阶级社会商业危机的周期性出现,体现出其生产力受到了生产关系的阻碍,这是资本主义内部 矛盾的结果。
C.随着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生产力水平实现巨大提升、突破性发展,形成了生产 力发展的新的质态。
D.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引发生产力变革,技术创新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两者相互影响和作用。
4.材料一运用了反问句和设问句来加强论述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5.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提到:“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结合材料一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并结合材料三谈谈对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古道秋风
王剑冰
①秋天多雾,也多风。豫西的山原高低起伏,沟壑遍野,为风提供了辗转腾挪的条件。风从那些沟壑里一点点踅起,到高处集中,形成队伍便在原上横冲直撞,带动起所有能带动的东西一起狂欢。收割后的细碎的庄稼和树叶漫天飞舞。有些沙土打在脸上,麻梭梭的疼。风带动不起那些树枝电线,它们便无休地纠缠着,发出尖利的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