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580字。
河北省沧州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进行社会调查时,创作了闪耀着唯实求真精神的经典之作《寻乌调查》,并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也强调:“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根本遵循。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1988年6月,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任职,就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我六月到闽东上任,七月初至八月初,偕同地区几位领导同志,走了闽东九个县,还顺带走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也正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习近平同志提出了闽东发展的具体思路,并针对区县乡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如在闽东发展思路上提出“弱鸟先飞”,在发展耐力上提出“滴水穿石”,在农业发展上提出“大农业”的路径,在经济发展着力点上提出闽东振兴在“林”的思路,在畲族经济发展上提出要“更开放些”,指出闽东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六个关系等,在调查分析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为闽东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摘编自王立胜《调查研究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方法》)
材料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大兴调查研究中坚持人民至上的认识路线。只有深入基层、身入群众、心入群众,得民情而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难心事,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做决策、抓工作,还是促落实,都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群众观,深入群众、摸清民情、找准问题、提实对策。要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去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瞎说一气、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主观臆想”而自动消失。我们要调整工作思维、转变角色,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提对策,不要“纸上谈兵”、高高在上,而要身入、心至基层,了解、掌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不要嫌弃人民开出的“土方”。实践方出真知,高手往往在民间。党员干部要透过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客观规律,获得正确认识,充分集中并运用人民智慧。调查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出对策、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调查研究中,必须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群众吃下“定心丸”。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对上负责、对下负责,推动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传好党的“传家宝”。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功。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人们容易束手无策,而通过调查研究,全面地、客观地把握现状后,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案便会呼之欲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要走出办公室,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在工作中就能实现从“都是问题”向“全是办法”转变。
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突出的是“求实”“为民”的政治品格,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调查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式,更是创造人民满意政绩的“金钥匙”。只有把“造福人民”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办人民需要的实事,求人民满意的实绩,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求真务实、久久为功,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我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一些人认为做调查研究工作耗费时间、费心费力、难出实效,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于调查研究,或避而不谈,或坐而论道,或浅尝辄止,或走马观花。这种调查研究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是错误的政绩观。大兴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应锤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调查研究不要装样子、搞形式主义。如果调查研究只做表面文章、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热衷于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那么既浪费了资源,又贻误了工作,还寒了百姓的心。因此,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深入实践、摸清实况、尊重实际、真抓实干。
(摘编自田鹏颖《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要具备唯实求真精神,尤其强调要为人民办实事,二者有相同的写作目的。
B.材料一以习近平在宁德的调研为例,论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这与毛泽东《寻乌调查》中的论断完全不同。
C.材料二认为,只有心中想着造福人民,才能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才能创造人们满意的政绩。
D.材料二指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式的伪调研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会浪费资源、贻误工作,寒了百姓的心。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民群众的急难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主观臆想”而自动消失,唯有深入实际真抓实干才行。
B.如果只坐在办公室里想问题、提对策,势必脱离实际,落入主观主义、本本主义的窠臼,最终贻害党的事业。
C.要是不诚心实意地拜人民为师、为群众办实事,即便勉强去调查研究,也可能是只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主义。
D.虽然我们已经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消除绝对贫困,但坚持人民至上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能变。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及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两方面展开论述。
B.材料一将引证法与例证法有机结合,生动诠释了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C.材料二第四段,运用引证法阐述只要走出办公室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道理。
D.材料二从认识方法、工作态度和政绩观念等方面展开论述,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
4.材料二中使用“定心丸”“金钥匙”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求实”,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都是银环
乔叶
小曹的好日子定的是农历十月十九,刚过了小雪。之前两天是壮被子。村支书大英跟我打招呼说要八个妇女,你得算一个。我说我不会做针线,她说就是凑个人头。问她啥人选才合适,她笑道,两口子整整齐齐的就都合适,你这就顶合适。
那天便也被她拉去,进了屋,环视一圈,加上我正好八个。大英对小曹说道,你看你壮个被子,这体面有多大,省上的人都来了。小曹连忙向我拱手,就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