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010字。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人类的社会历史中,信仰是一种普遍而恒久的现象。它既是一种个体性现象,又是一种群体性现象。它虽然与人的自然属性有关,但更集中地体现着人的社会属性。
信仰在社会中的存在有两种方式:一是隐在式和泛在式;二是显在式和专在式。它既以隐性的方式广泛地渗透性存在于社会生活全领域中,又以显性的方式集中地存在于社会的某一特定领域中。
就前者来说,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生活状态,弥散性地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种活动和多种社会关系中。德国哲学家西美尔认为:“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中都包含着一种宗教因素。孝顺儿女与其父母的关系,忠心耿耿的爱国者与其祖国之间的关系或满腔热情的大同主义者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虽然内容五花八门,但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对它们的形式细加考察,就会发现它们有着一种我们必须称之为宗教的共同基调。”他这里所说的宗教性因素是广义的,超出了宗教的范畴,实际上是信仰性因素。
信仰不是完全均匀地弥漫于全部社会生活中,而是有其更为集中和明显的形态和领域。为了把握其特定的社会方位,需要对社会进行结构划分和描述。我们可以对社会结构进行不同尺度的划分,比如二分法或三分法。所谓二分法,就是把社会划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在这样的简单结构中,信仰当然属于社会的精神现象和精神关系,它由物质关系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的物质关系。而三分法是我们最常见的划分方法,即将社会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这里的“文化”是狭义概念,主要指精神文化。
社会文化是极为丰富而复杂的,需要加以分层考察才能找到信仰所处的层次。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提出了“洋葱”模型,将文化比喻为“洋葱”,由外而内分为四层:第一层是象征性符号,如服饰、建筑等;第二层是反映一定民族性格的英雄人物;第三层是社会通行的礼仪;第四层是价值观,这是最深层次也是最稳定的层次。在这个模型中,他虽然没有谈到信仰,但指出价值观是一定社会文化的最深层次,这事实上就告诉我们,信仰是属于价值观范畴的深层文化现象。埃德加•沙因则提出了文化分层的“睡莲”模型,认为“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层次,包括组织架构、组织制度和程序;“梗和枝”是文化的中间层次,是其倡导的价值观、使命、愿景、行为规范等;而“根”是文化的深层,包括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直觉。在这个模型里,中间层次已经包含一定的信仰成分,比如价值观、使命和愿景,而最深层次则更突出地体现着理所当然的下意识信念。
由上可见,信仰和价值观都属于社会精神文化的深层构造。那么,信仰与价值观又是什么关系?信仰与价值观的关系比较复杂,人们的看法也不一致,大体上有两种理解:一是认为信仰在价值观之中,是价值观的中心或内核;二是认为信仰是比价值观更深的一个层次,即价值观的基础和依据。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事实上,信仰现象是多样而复杂的,有的内容在价值观之中,属于核心性价值观念,有的则在价值观之外,即比价值观更深或更高一个层次而构成价值观的依据,并对价值观具有决定作用。总之,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是一种深层次文化构成,是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和深层依据,并对文化其他部分具有决定性影响。
(摘编自刘建军《论信仰的社会历史作用》)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经过实践检验和仍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具有规律性的认识。事实、规律、实践,是任何一门科学的本质要素。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科学,它必须有这种学说的信仰者为之奋斗,为之实践,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和作为信仰有区别吗?当然有。科学是共有的、普遍的,而信仰是个人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的信仰,其中就包括每个共产党员个人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仰是人类社会中普遍且恒久的现象,它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体现着人的社会属性。
B.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其位置在社会精神文化中处于深层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C.材料一列出关于信仰与价值观关系的两种不同理解,后一种理解以前一种理解为基础。
D.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基本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马克思主义理想仍需经过奋斗才可能实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作者对哲学家西美尔的观点表示反对,认为其观点不符合宗教的范畴。
B.在社会结构划分中,无论采用二分法还是三分法,信仰都被置于精神文化领域。
C.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经得起实践检验,越深入理解这一点,对其信仰就越坚定。
D.相较于宗教,马克思主义讲求科学与理性,要解决的是社会不公的问题。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中信仰的“显在式和专在式”存在方式的一项是( )
A.基督教的礼拜、佛教的诵经、伊斯兰教的礼拜等宗教信仰的表达,通过特定的形式和内容,强化了信徒的信仰体验和归属感。
B.孝敬父母是中华文化以及许多其他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这种对家庭和亲情的信仰往往通过日常的照顾、陪伴和尊重来体现。
C.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构成共产党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核心部分。
D.在科学、哲学等领域,学者们往往对某种理论或观点持有坚定且专一的信仰,这种信仰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学术观点、研究过程。
4.吉尔特•霍夫斯塔德的“洋葱”模型与埃德加•沙因的“睡莲”模型对文化理解的共性和差异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够改变世界和中国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信(节选)
李准
这是一个平凡的中国农村妇女的故事,我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前年秋天。
那是在七八月间,有一天,区委卢书记把乡支书孙云祥老头叫到区上,告诉他:“你们村子里永清同志在前线牺牲了!……”
孙云祥心里跳了一下,慢慢地眼睛红了。
卢书记说:“还有一部分恤金,得想法子通知人家家里。”孙云祥把手绞在一块,为难起来了:“要是马上告诉永清他娘,她准会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