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30 16:22: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0 总计:1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3750字。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
  一 、现代文阅读(26分)
  现代文阅读
  (一)(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①随着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理论、研究方法被引入国内,对中国艺术史 研究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②一方面,中国艺术史研究借鉴西方经验,引入了许多研究方法和理论,如社会历史 学、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等,这些方法和理论帮助中国艺术史研究者更好地分析和解读 艺术作品,关注艺术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关系,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受新艺术史 研究的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开始关注非传统的艺术领域,如民间艺术、当代艺术、女 性艺术等,这种拓展使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艺术史 的研究内容。
  ③例如,在分析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时,研究者会更多地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女性心 理学,分析作品的精神内涵,尝试解释其中的历史、文化、政治因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 笔触、品质等层面,这显示出我国美术史研究发生的深刻变化。
  ④另一方面,艺术史研究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视野早已不再 局限于研究内部艺术变化,如风格、样式、语言、技法,而是扩展外向型研究;艺术史的 研究方法也不再局限于本学科的理论方法,而是选择跨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如符号学、 社会学、心理学等。受西方艺术史研究的影响,中国艺术史研究者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了更
  加广泛的交流,这种跨文化的对话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艺术交流和相互借鉴,拓宽了中国 艺术史研究的视野,促使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对传统的艺术史观念和叙述进行批判和反思, 推动了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发展。
  ⑤总之,西方艺术史研究包括新艺术史研究,对中国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 响。它为中国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拓展了研究领域,激发了中国艺术 史研究者的理论创新和批判精神,使中国艺术史研究更加多元化、综合化和国际化。
  (摘编自张健美《浅谈现代艺术史研究的传承与发展》)
  材料二:
  ①中国的艺术史(主要就美术层面而言)除了研究对象已延伸至更为广阔的视觉领域, 新理论与新方法也不断被引入,以视觉、审美、风格为学科基础的传统艺术史研究,正在  趋向于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考古学、社会学、人类学、图像学等学科与艺术史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些跨学科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②跨学科虽然解决了某些难以单独从艺术角度解答的问题,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在新艺术史研究的深入影响下,民间艺术、当代艺术等非传统的艺术领域进入了我 国艺术史研究者的视野。
  B. 分析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不再只是分析笔触、品质等层面,这是我国美术史研究出现 的深刻变化之一。
  C. 一些艺术史研究的问题单独从艺术角度解答非常困难,但如果是进行跨学科的“合 作研究”,就有可能得到顺利解决。
  D. 艺术史研究和时髦的话语、前卫的观念、高新的技术无关,关键是套用其他学科理 论、方法的同时,做到学术交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果没有社会历史学等西方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引入,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就不能研究 艺术作品,分析艺术与社会等的关系。
  B.艺术史的研究方法选择的是跨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如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 而不再使用本学科的理论方法。
  C. 作者间接引用贡布里希的观点,旨在论述国外艺术史研究中也出现了跨学科研究削
  弱本体研究的趋势,很有说服力。
  D. 避免跨学科的机械套用,需要研究者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认知能力,还需要借 鉴数字人文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工具。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视野变化的观点 的 一 项是(2分)
  A. 邱振中的著作《书写性与图形生成》视野开阔,思维敏锐,能从他人不经意处深 入艺术的底奥;论述深入作品的细节,可触可感。
  B. “超越的维度”艺术展是一次关于艺术、时间和代际传承的探索。每件作品都是 对传统和现代的重新解读,是不同时代艺术家对世界独特视角的展示。
  C. “对话达 • 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旨在通过文艺复兴杰作与中 国传统绘画两条线索,呈现不同文明间的艺术对话。
  D. 2022 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世纪文景推出全新修订的《中国艺术史》,对书 法篆刻、女性艺术家以及当代艺术的研究成果有大量增补。
  4. 艺术史研究者对秦兵马俑的研究是通过跨界新技术研究艺术品本体的例证。请结合材 料内容,解读下面的表格。(6分)
  事件 时间 影响
  学者将秦兵马俑的雕塑风格总结 为“装饰写实风”,即基于秦人 特殊审美风格所创造的一种雕塑 创作手法。
  20世纪70 年代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的研 究都集中在造型风格分析上。
  X光射线、超声波、三位图像等  手段被应用在考古学上,再经先 进的计算机数据分析和技术还
  原,兵马俑原有彩绘形象被逐步 修复并面世。
  近年来 艺术史研究者结合修复技术、数字技 术和化学材料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研 究秦王朝的美学气象、古代雕塑与彩 绘结合的艺术手法、传统雕塑着色艺 术等诸多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橘颂
  张炜
  老文公等待儿子一家从海外归来,独自住了很久。陪伴他的是一只叫“橘颂”的猫。
  冬日将尽,春天就要到了。入夜之后,屋里有些冷。“我是一个老家伙了,身上没有 火力,所以更需要火炉。”他这样说时,橘颂跳到了膝上,“你就是我的火炉。”
  他坐在桌前,拥着橘颂,把灯苗捻大。端详了一会儿屋子,觉得墙上光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