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080字。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5日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题卡上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重视保护传承。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强化发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文明诸多精神标识,如天下为公、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大力挖掘弘扬这些精神标识有利于我们守护文化根脉,对于提升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新征程上赓续中华文脉,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向世界阐释、展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休现中国析神的优秀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推动创新发展。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祖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攥在手里.与时俱进,让它发扬光大。”针对如何在传承中创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新征程上赓续中华文脉,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深刻把握其发展规律与趋势.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散布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要以创新表达激活力,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连接点。加大宣传力度,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方式,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从而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要以文化互鉴促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传承不是闭门造车、故步自封,而是交流合作、守正创新,要以更加宏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广泛深入加强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
(摘编自李春艳《在赓续中华文脉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材料二:
8月20日10点。《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热潮席卷全网,相关话题迅速引爆社交媒体、霸榜热搜。该游戏在全球游戏平台Steam上的同时在线玩家人数超过220万,成为该平台同时在线人数最多的单机游戏。不少国外网友更是称该游戏为“年度最佳候选者”。
游戏植根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玩家扮演“天命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重走西游路。乍看是老故事、旧角色,为何偏偏这次能火出圈?
可玩性是游戏的核心所在。主创团队数十年磨一剑的精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对文化工作的“保护与利用”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利用
是第一要务。
B.只要打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采用雅俗共赏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就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C.《黑神话:悟空》能火出圈,离不开主创团队数十年磨一剑的精心打磨,还与它让国内玩家在游戏中找到了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有关。
D.被中外网友盛赞的《黑神话:悟空》打破了国内外用户对中国文化的传统认知,生动诠释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强调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黑神话:悟空》便是这一思想的生动演绎。
B.大力挖掘天下为公、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等精神标识,对我们守护文化根脉、提升文化影响力有重要意义。
C.《黑神话:悟空》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贯穿了中式审美和传统文化元素的再创作,并不是对《西游记》的简单复述。
D.《黑神话:悟空》以游戏为载体讲述中国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文化传播效果,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创新激发活力”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材料一两处画波浪线处都使用了引用论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请根据两则材料谈谈《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对推动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什么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北方的河(节选)
张承志
他突然听见那姑娘尖叫起来:
“快看!黄———河!”
他浑身一震,忙转过头来。卡车正登上山顶。这一定就是那座黄土高山,你全忘啦。他轻轻地责备着自己,屏住了呼吸。陕北高原被截断了,整个高原正把自己勇敢地投入前方雄伟的巨谷。他眼睁睁地看着高原边缘上一道道沟壑都伸直了,笔直地跌向那迷朦的巨大峡谷,千千万万黄土的山峁还从背后像浪头般滚滚而来。他激动地喃喃着,“嘿,黄河,黄河。”他看见在那巨大的峡谷之底,一条微微闪着白亮的浩浩荡荡的大河正从天尽头蜿蜒而来。潮湿凉爽的河风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