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15 14:54: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0240字。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测评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23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时间:2024年11月7日上午9:00—11:30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有一定局限性的文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中国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有像《山海经》这样涉及自然的神话记录、有像《徐霞客游记》这样有关山川河流人文风物的考察记等,但都与如今的生态文学伦理主张和目标有很大的区别。
  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下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命运的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她的魅力和瑰丽的身姿。
  诚然,中国现今的生态文学现状,似乎还更多处于呼唤人们树立与自然共生、收敛一己物质欲望、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阶段,偏向于现场直观传输,还缺乏更加深远精湛的思考表达。在我看来,生态文学应当是人类在哲学认识论上的修正改变,是人类跳出自身中心藩篱,主动调整已有成法,融合大自然法则的新的伦理建设和行动出发。
  (摘编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一次变革与革命》)
  材料二:
  生态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生态文学创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在各个方面呈现出新的气象和新的高度。
  首先,生态文学是反映生态环境与人类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我们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首先要意识到它同传统的文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B. 《诗经》《楚辞》以及陶渊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都是我国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
  C. 民间资源蕴含的主要是生态意识和观念,缺少美感,需要有针对性的盘活和新编。
  D. 现在的生态文学创作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艺术风格的融合,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态文学涉及新的伦理建设,只呼吁收敛私欲、切实保护环境在深度上是有欠缺的。
  B. 生态文学作品中,如果人类处在主体地位,就能在人与自然之间构建相互作用的关系。
  C. 生态文学探求生命相互依存共生的途径,纯粹写花鸟的自然文学不能等同于生态文学。
  D. 生态文学创作者要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诗性表达,这种表达与生态文学的存在有关联。
  3. 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中“人与自然深入的双向互动关系”的一项是(   )
  A. 高适《燕歌行》——“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背景之上,战士拼死力战,而将军轻敌骄逸,结果出师被围,战争失利,令人哀痛。
  B. 苏轼《石钟山记》——作者深夜乘舟“至绝壁下”,通过对石钟山 实地勘察,求真辨伪,进而引申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
  C. 沈从文《边城》——小说描绘了小山城茶峒优美、清丽的自然风物,以及被这方水土养育的淳朴灵秀的人物,达到了自然美与人性美融合统一。
  D. 朱自清《荷塘月色》——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出门“求静”的过程中,作为欣赏者,在荷塘的清淡月色和缕缕荷香中暂时“得静”的心路历程。
  4. 两则材料都提到“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但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评价中国生态文学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生态文学的定义、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材料一强调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指出其在全球视野下探求生命共生的意义。材料二则分析了生态文学在中国的现状,指出其在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环境保护、传统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表现与不足。文章呼吁生态文学创作需深化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增强诗性表达,以提升作品的深度和广度。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错误。根据材料一“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可知要认识到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而不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B.“都是我国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错误。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乏对自然生态的描摹与赞美,这些作品形成了蕴含丰富生态思想的传统美学表达,为生态文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富有启发性的审美经验”,可知《诗经》《楚辞》以及陶渊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虽是描摹和赞美自然生态的优秀作品,“为生态文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富有启发性的审美经验”,但不能判断是否属于生态文学。
  C.“缺少美感”错误。根据材料二“不少民间神话故事蕴含着人类的生态意识,蕴含着人与天地浑然一体的观念。当下的生态文学创作可以有针对性地盘活这些民间资源”,可知民间资源蕴含着生态意识、人与天地浑然一体的观念,可以有针对性地盘活。“缺少美感”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跑马赛【注】
  杨志军
  牛角号的声音有些沉闷有些凄厉,就像消失在天边的雷鸣,就像鹰鸟晚归的叫声。而骑手和马却充满了热阳之下正欲奋发的亢进,抓阄之后,竟然有马抢先跑起来,骑手勒都勒不住。父亲瞧着,竟是豹子花。人的心就是马的心,有心急意切的人就有心急意切的马。但不能在这个时候责怪任何人任何马,又有谁能稳得住呢?父亲和日尕也不过如此,都是假装的镇静、表面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