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作者:新疆库尔勒华山中学高中语文组 罗玉梅  时间:2006/3/29 20:04:3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585
  前不久,在《教师博览》一书中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美国波士顿大学曾聘请一位十分著名的教授为传播系主任。这个教授在一次讲课时,讲了一段十分精彩的话,而这段话是他从其他地方看到的,本来他是要交代这段话的出处的,教授刚讲完那段话,下课的铃声就响了,教授便下了课。在西方的许多著名大学,要求学校的每个老师和学生不能以任何形式剽窃别人的成果,即使教师在上课时所说的内容,如果引用了别人的话,都必须明确指出,如果不指出,便认为是一种不诚实,是一种剽窃行为。所以,当这个教授下课后,有一个学生便向校长反映,说那个教授在上课时用了某个杂志的话,但却没有交代出处。校长便找那个教授核对,那个教授承认了自己的失误,便立即提出辞职。最后在同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第二天便向学生道了歉,最后还是被革除了主任的职务。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灵为之一震,多好的风气。这让我想起了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考试,先不论他的利弊如何,但他的目的就是检测这段时间学生学习的进展如何以及教师的教学状况。俗话说,教学相长,对老师学生都是一种促进,何乐而不为?为了强调考试的重要性,考前校长开了一个动员大会,再三强调要端正学风,必须端正考风,学生认认真真地考试,平时才能扎扎实实地学习,长大了才能实实在在地工作。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回去反复讲述:抄袭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不仅自己耻辱,还牵连很多人。可最终不愿发生的事还是出现了。
  我监考的是高二年级的好学生,考语文时,还剩下五十分钟时,我见一个女生向一男生借钢笔,但还钢笔时却加了一个笔套。我有点怀疑,于是在他们俩人之间来回走了一趟,意思是告诉他们不要有违纪现象。因为关于教师如何处理作弊学生,我见过许多。有些是纸条和试卷一起拿起,当作看试卷,然后偷偷的留下纸条,当作没有这件事,保留了学生的自尊,结果学生很感激。有的是走到跟前暗示,学生会意,然后顺利正常完成考试。其实我也不想伤害任何学生,毕竟他们是孩子,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一想到期中考试时,有一个学生说他们考场监考不严,大家都在作弊,这样的话传到社会,家长纷纷到学校来找校长,结果全部调查,原来是有人有作弊的动机,但老师即时阻止了。这让我想起流言的恐怖,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越想越难受。不到十分钟,那名男生把笔套还给了他,我即时提醒女生,收起笔套好好做题,没过多久,女生从里面拿出了纸条,然后在上面写了一会,又装进了笔套,又传给了男生。看样子,以前在书里看到的道理行不通,学生不配合,反而把老师当成了白痴。我只有不得不来最后一套,抓住了纸条,然后把他们俩人赶出了教室。我当时心理很为他们难过,为什么要一二再,再而三的作弊了,为什么没有一点羞耻之心?终于熬到了考试完毕,我打开了手机,当场就接到一个电话,就是刚才被赶出教室的考生的家长,他就质问我为何说他女儿作弊。说要来找我。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自己做了错事,深怕家长知道,因为不管是对还是错,家长首先是向老师道歉,然后是严加管教自己的孩子。但如今确是今非昔比,孩子有事,家长首先质问教师,偏袒自己的孩子。我当时就把收到的纸条,也就是证据交给了巡考老师,自己都没看,万一丢了真是跳进黄河也说不清。急忙去找证据,一看那两个学生正在主任那里哭哭啼啼,说他们是冤枉。说他们只在彼此借笔。我说纸条可是证据。女生忙辩解说是男生害了他,她根本就没动。这时男生便说,那就扣我的分,至少我的作文是真实的。我真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耻辱。自己做错了事,没有一丝的察觉。反而为自己辩护。因为紧接着还有一场考试,主任要求孩子们接着考试,他们却说我们没心情再考,哭着走了。此时此刻我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了证据,打开一看:“某某,请把答案给我。”然后是男孩的答案,其中有一句话“第19题我不会做”。接着是女孩的第19题的答案。白纸黑字一清二楚,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至少我没有冤枉他们。
  回到办公室,只见一个同事也在大诉苦衷,他监考的是学习最差的考场,他考场也出现了一个作弊的考生。他多次提醒,但无效。最终他去收纸条,女孩动作非常快,把纸条缩进了衣袖,然后扬长而去。没过几分钟,她又回来了,冲着考场大喊你拿出证据来,否则你就不能说我作弊,然后随手把试卷撕掉。一溜烟跑掉了。
  为什么同样是教育,我们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作为教育者我一直在反思。问题在于:第一,学校德育究竟是教我们虚伪,还是诚实,是实施理想的政治说教,还是激发内在的道德需要。现实教育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这样的现象:上面要来检查,就让学生突击打扫卫生;要上公开课,就让学生反复练习,精心表演……如果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诚实,另一方面又实施着这样的“隐性课程”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我们的社会就只能承受由人格分裂带来的信用危机。
  第二,家庭教育,家长溺爱孩子,不能让孩子有半点受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中经常谈论的话题是一种无形的舆论导向和道德氛围,这种导向时时刻刻都在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父母,在家里当着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要格外注意,不要因自己的言行不检点而影响了孩子。但现实中,经常可以听到家长教孩子作弊。孩子有了错误,不从自身找原因,错的都是别人。正如我遇到的家长一样。
  第三,社会问题。在我们生活的整个社会生活中,假货盛行。尽管打假已多年,而身受其苦,身受其害者却不计其数。从假衣假物,到假酒假药;从假米(有毒)假肉(注水),到假水泥假报表……对于形形色色,愈演愈烈的“假”,人们已习以为常。
  正因为社会上存在着不讲信用的严重问题,才有必要对下一代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果还不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这个社会就没有道德可言,那将是很危险的事。面对残酷的现实,当我读到那个教授的故事后,觉得我们责任重大,只有不断清醒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内心深处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让每个学生都能以清华大学的校训为座右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凝韵涵黛 于07-19 10:57发表评论: 第3楼
  • 老师确实不易当啊!
  • rtr 于04-21 19:11发表评论: 第2楼
  • I think 你说的不对!!!!!!!!!!!!!!!!!!!!!
  • 杨情陆 于03-30 18:52发表评论: 第1楼
  • 你好!◎你揭露的问题现在很普遍!

    有时候真的是教师做小,学生是爷1

    不过,处理技巧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