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病总复习
作者:不详 时间:2005/11/26 7:25:2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143
(一)、审读法。
通过审慎地阅读,去发现句子的毛病。凡是读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有语病。例如:
她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妈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谁“同……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混不清。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明确了。)
(二)提取主干法。
提取主干法就是把结构复杂的句子的主干提取出来进行检查的方法。例如: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徐洪刚的报告。(句子的主干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这样发现“注视着”同“报告”搭配不当。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徐洪刚,认真的倾听着他的报告”。)
二、常见的语病:
(一)、成分残缺
这种毛病是指句子里缺少必不可少的成分,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例如:
(1)经过这次学习,对大家教育很大。
(2)风儿掠过稻田时,恰似波涛滚滚的黄河,上下起伏。
(3)从此以后,王小虎已受伤致残,但仍强迫他干重活。
(4)学好语文课,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对学好其他功课的实际意义。
(5)不少人不安心本职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二)、搭配不当
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反了语法规律和语言习惯,在意义上不能配合。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定语与中心语、状语和谓语都是句中密切相关的成分,在组织句子时,不注意它们之间的配合,就会犯搭配不当的毛病。例如:
(1)每年的发电量,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2)小宝贝那圆圆的脸蛋和悦耳的童音时间常浮现在眼前。
(3)我们要不断发挥优点,改进缺点。
(4)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5)由于坚持植树造林,这一带基本上根除了风沙灾害。
(三)、语序不对
这种毛病是指由于词语的位置放得不对,从而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造成语法错误。例如:
(1)经过学习,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2)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个多年前出土的文物。
(3)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四)、前后不一致
指句子在表达上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例如:
(1)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2)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五)、成分多余
成分多余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多余。例如:
(1)我们中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课。
(2)你送来的练习,正在进行打印。
(3)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感到又喜悦又满意的心情。
(4)历代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有用人才的。
(5)他同小王一起多次反复地讨论怎样证明这道几何题。
(6)李明干任何工作都非常认真得很。
(六)、误用虚词或关联词语
指句子中用了不该用的虚词或用错关联词语。
(1)他为了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便硬着头皮第一个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
(2)搞科学研究,一定要有丰富的材料,况且要有正确的观点。
(3)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就能攀登科学高峰。
(七)、句式杂糅
就是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例如:
(1)止咳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2)当校长宣布我们获奖时,我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