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什么样的素材更能拿高分?三大误区不能踩!
高考作文什么样的素材更能拿高分?三大误区不能踩!
◆误区一:素材多多益善
提问:用了最好的素材依然没拿到高分是怎么回事?每次素材用多了,老师说作文没有自己的观点,用少了又凑不够字数,所以一篇作文里到底用几个素材更好呢?一则素材一般要用多少字进行阐述?素材使用的过程中如何体现针对性?
回答:最好的素材往往有以下特征。其一,典型性,论据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代表性,能直击论点;其二,简明性,议论文中的事例阐述不在乎情节,只在乎切入点清晰,紧扣论点,因而,无须对事例进行面面俱到的陈述,有时也可一句话一个例子(一般20字左右),采用群例列举式,并在列举后进行适当分析;其三,新颖性,尽量选择新颖、富有时代气息的论据。与此同时,考生必须明确:素材的存在不是为了拼凑字数,而是为了佐证论点,因此素材的使用要和分析相结合,对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阐发了议论文写作切不可堆砌素材,或以使用素材来代替说理。(浙江名师 江伟伽)
◆误区二:死记硬背素材
提问:看过很多素材,积累的素材在考前背得也很熟,可一到写作文时就忘得差不多了怎么办?看到文章题目,脑海中有类似主题的素材印象,但就是想不起具体细节了,怎么办?缺少反面素材怎么办?
回答:积累的素材提取不出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光看、光背、只记情节,不记细节,或者本来记得就比较模糊,态度不够认真,导致要用时却想不起来;对此应注意,记忆时不能浮皮潦草,对于素材不仅重量的积累,更要注重质的打造,要对素材深入理解和融会贯通。二、没有对自己的素材进行归类、整理;如果能根据主题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并且积累时既注意正面素材,也收集反面材料,这样看到相应的主题就可以迅速提取出素材来,并且素材还全面。三、没有及时复习、温习;所以,要遵循遗忘规律,对积累的素材多加复习。四、平时习作中要有意识地使用素材,经常使用,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江苏名师 邓敏)
◆误区三:素材与观点油水分离,素材与素材生硬拼接
提问:怎么找到论点与素材的衔接点?不会把素材合理地融入作文情境里,该怎么办?不知道怎样衔接素材,该怎么办?
准备好的素材不知道怎么用到作文中?
回答:1.寻找论点与素材的衔接点,考生可由表及里,或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二者内容上的一致性;同样,要把丰富的素材用到作文中,也需要找准内容上的切入点。2.要把素材融入作文情境中,在内容上,或在句式上,使用反复手法,加以强化。3.把素材与素材自然地衔接起来,其本质是组织论据问题,考生可这样解决问题:若是一则素材,那就以时间为序,或多元并列组织好论据。若是两则素材,用“由此想到”等过渡;若是多则素材,尽量写成排比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