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揭秘:家长的7点配合将影响孩子之间的差距

作者:不详  时间:2017/1/17 20:54:08  来源:搜狐教育转载  人气:409
  学生成绩不理想,学生学校里遇到挫折?家长们听了干着急,但是老师也很着急!但是干着急没用,重要的是,要怎么和老师配合,怎么和老师沟通!
  孩子的成长好比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家庭、学校和社会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时,孩子自然会展现闪耀璀璨的光芒。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配合老师呢?作为移动教育整体解决方案的微学伴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名师班主任总结的经验心得。
  揭秘1
  上课喜欢抖腿、转笔的大多是比较聪明的学生,但并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每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些学生大多能第一时间想到问题的要点,平时背课文、做算术的速度也往往领先同班同学。
  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这些学生存在一个共性便是对学习总是维持三分钟热度,难以保持持久的热情,比如,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容易的学习内容,就学的很有劲头;遇到不感兴趣的、有难度的内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
  因此很多家长这样抱怨:我孩子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心,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班主任建议:
  1、树立学习榜样,塑造学习典范,兴趣教学,培养对学习的长久热情。
  2、家长可以人为的创设一些疑难情境,在磨砺中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3、让孩子在寒假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比如跑步,锻炼孩子的毅力和耐心。
  揭秘2
  晚上超过12点睡觉的,大多都不是学习最好的学生。
  通过对班里学生的入睡时间进行调查,我们惊奇的发现,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在12点前入睡,而睡得最晚的竟然成了成绩中等的学生。
  成绩中等的这部分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他们采取的可能是疲劳战术,这种做法短期内可能有效果。但是长此以往,由于长期熬夜,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导致上课经常打瞌睡,成绩停滞不前,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在没有正确引导情况下,学生甚至可能误以为自己努力还不够,更加晚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班主任建议:
  1、一个教育研究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学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保证好课堂45分钟听课效率比起任何学习方法都重要,所有一定要保证良好睡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2、这类学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成绩还是没有提高。如果自己家的孩子也这样,请一定要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同时,要求孩子12点前按时睡觉,态度一定要坚定。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揭秘3
  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很小。
  有甲、乙两个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属于同一个档次,第一次月底考试后,甲同学很细心的把错题整理到错题本上,而乙同学只是在试卷上写了答案。后来期末考试中再次遇到类似题目,甲答对了,乙还是错了。
  班主任建议:
  1、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部分学生之所以优秀,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关键是因为他们把知识点真正的做到弄懂了,真正消化了。
  2、老师和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准备错题本,并强调错题本的作用,让孩子真正重视起来,用起来,每次遇到错题,理清解题思路并记录到错题本中。
  揭秘4
  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不是第一个举手的,当然也不会是不举手的。
  通过一段时间认真观察班里那些第一个举手的孩子,发现这些孩子通常性子都比较急,有时脑子里还没有琢磨清楚答案,就脱口而出。
  班主任建议:1、如果你家孩子属于这种类型,建议培养孩子稳重的性格,日常可以加强静坐或者练习书法等这类磨性子的训练。
  2、如果孩子常年不发言,总是很被动,当问起原因时,总是说自己还没有考虑好,还没有组织好语言,说明他们内心很看重外面的评价,对自己也缺乏一定信心,建议父母给孩子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少一些批评教育。
  揭秘5
  就课外辅导资料的数量而言,中等学生买的最多,优等生不上不下。成绩好的学生虽然买的辅导资料不多,但是每一本都做完了,而且书上用各种颜色的笔写的满满的。标出重点和疑难点,尤其是学校发的辅导书,做的尤其认真。
  反观那些买了很多辅导书的同学,其实很多都空着,每一本只做了一部分,而且因题量太大,很多题目都只写了答案。
  班主任建议:
  1、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利用辅导书的目的进行选择,成绩优秀的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辅导书,比如奥数资料,开拓一下解题思维;中等生适合选择那些难度不大,但包含了详细例题分析和解析过程的参考书;中等偏下的学生应该重点把握课堂内容,先吃透课本和课后习题。
  2、做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对题型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3、另外,要多听老师的经验指导,老师毕竟带过无数学生,对各类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不要盲目购买大量资料,闷头学习。
  揭秘6
  从上课找练习册速度来说,一般越快找到练习册并翻到要讲的那一页的学生,成绩越好。
  每次讲练习册的时候,都会发现最快找到练习册的,一般都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因为每次做完练习题,他们都会有意识的把练习册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而成绩差的学生的练习册一般都是随便往课本里或抽屉里一塞,等到讲课的时候,东找西找,浪费了大量时间。
  班主任建议:
  1、平时在家,建议让孩子学会整理自己的卧室,衣柜等,养成分类、有序、高效的习惯。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2、家长要帮孩子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将考试的试卷按照科目和时间顺序装进不同的文件袋内,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揭秘7
  善于分享自己所知并帮助其他同学的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每次在10分钟的课间里,经常会发现有同学在帮其他同学耐心讲解问题,而这些同学往往成绩比较优秀。
  班主任建议:
  1、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鼓励孩子学会分享,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分享一次旅行的所见所闻,分享当天学校里的趣事或困难,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理清要讲的内容体系,也加深印象,一般能讲清楚,就表明孩子已经理解透彻了。
  2. 为孩子创建分享的环境,鼓励孩子邀请同学们来家里学习,组成互帮互助小分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家长与学校配合的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习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许多老师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同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不管处在哪种环境,都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很多家长错就错在只关注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而没有在平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