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零距离接触——家访工作总结

作者:高二八班 董 斌  时间:2012/11/22 17:57: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577
  根据肥城市教育局和我校有关文件精神,今年暑假继续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为了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配合,期末考试刚结束,我便快速行动,积极开展全面家访活动。
  本次家访所采取的方式是:事先确定访问对象的地点区域;写明被访学生的详细地址、父母姓名、家庭电话等;到学生家后,说明来意,阐明观点;完成班主任事先准备的家访目标后,取得与家长一致的共同要求与希望,让学生深有体会,增强学生的思想观念与道德修养。
  本次家访取得了令人激动的成果。
  1、家长的真诚令我感动。我虽然花了很多时间找学生的家庭地址,但发现学生家长都在等待老师的来到,这种惊喜真是喜出望外,什么劳累、腿酸瞬间抛到九霄云外。
  2、家长对我的家访表示了极大的热情。我进入学生家庭之后,第一句话就是对老师的感谢之情。他们说这样的活动太需要了,他们也想与教师见面,但苦于机会不多,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继续下去,因为经常与老师交谈,一则可以了解自己的子女的学习情况,二则可以发现儿女的另一面,家长不可能完全知道他们的在校情况,而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很强,意识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又不愿意跟父母多交流,父母与孩子之间有隔膜,教师的家访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3、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情况。现在学习任务的确有些繁重,而在学校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巩固提高的要求一下子难以做到,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而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就显得很重要。家访可以了解这些内容。还可以了解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要求,以便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
  4、本次家访,不仅感动了家长,也感染了学生,他们的学习态度更端正了。教师在家访工程中,不仅让学生得到了思想的启迪,同时也辅导了学习方法,和应该怎样在上课时和老师积极配合,提高学习效率。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工作就很容易的开展了。
  5、家访能协调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及时阻止学生不正常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现在的学生,因特殊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已经有过早的思维和自我独立意思,但又因为思维的不成熟性,往往和家长的想法形成矛盾对立之势。在这种矛盾情况下,教师的家访能起到非常有效的调节作用。
  6、家访能教给家长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及时地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我班的彭帅同学,在我家访后,该生成绩大有长进,更令其父母惊喜的是,他们的儿子变得是那样的懂事,他的母亲能从儿子的作文里了解到儿子知道自己的辛劳,这都是老师家访时建议家长做的。所以,教师家访,有时言语间的一条适合自己学生的确实可行的建议,有时不仅诱导了学生,也对其父母引发了一条教育之路。的确如此,孩子们诸多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家长们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之因,是家长们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而一味的一厢情愿之果。因而,教师注重进行家访,教会家长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据地去转变家长的一些观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7、家访还能协调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的心理发展。教师亲自上门家访能让学生们从心里体验到“荣耀”,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友谊,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这样的学生能把老师迎进家门做客,他们视之为“荣耀”,而因这种“荣耀”能有效地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他们的学习动力决大多数首先取决与对老师的喜欢。一旦喜欢老师,则学习的课程对他们就有无限的吸引力。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逐渐自信起来。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通过家访令我激动,让我欣慰;让我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辛苦和甘甜,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教师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教师经常性的工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