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纷纷留学国外”是偶然吗?
作者:不详 时间:2011/11/1 17:30:33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471
据报道,面对着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入学申请,美国中学入学门槛也水涨船高。五年前,中国学生申请美国中学,会说几句英语就行,甚至无需面试,而现在,不仅需要提供托福、SSAT(美国中考)、SLEP(美国中学入学英语水平测试)、SAT(美国高考)的考试成绩,而且还必须当面测试英语能力,一些名校甚至要求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美国人的水平,录取率仅有2%。虽然由于汇率、物价等因素,美国寄宿制中学的学费每年上涨5%,普通寄宿制中学每年花费已达5万美元,稍便宜的学校每年也要近4万美元,但依然没有阻挡住中国学生的热情。一份来自美国政府部门的统计报告显示,2005至2006学年,在美国读中学的中国学生只有65人,而2010至2011学年,美国中学里的中国学生已达6725人,增幅超百倍。
毋庸讳言, 出国留学是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丰富人生阅历、提升人生境界和职业境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将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社会流动方向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曾对美国社会分层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向35000名20~60岁的男人发出调查表,问“是什么决定着一个儿子能否取得比他父亲更高的社会地位?”从27 000份回答中,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最重要的是儿子接受教育的程度。克里斯托弗·詹克斯等人在《谁将领先》一书中通过对美国社会分层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青年人的最终地位和工资收益的最明显可见的预兆就是他的受教育年限。正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和收入的这种密切相关性,才有了越来越多的有钱人选择让子女出国留学。
无论是留学生本人还是留学生家长,无不希望出国留学的终点是学有所成。提到学有所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历经苦读才能获得的毕业证书。对于留学生来讲,经过自己刻苦学习获取一张洋文凭固然十分重要,事实上这并不能证明什么。现在出国留学在大多数人看来属于“贵族行为”,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游戏。比如说,留学英国一年几十万的费用,的确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起的。至于为什么要出国,不是家里有钱,就是成绩不理想上不了国内一流的大学,只能采用“留洋镀金”的方式为自己今后找工作打基础。所以,现在国内一些用人单位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回国的留学生,因为他们搞不清这些人究竟是因为有钱出国,还是因为成绩好出国?如果留学回来后遭到排斥,那出国又有什么意义呢?
通过中国学生美国读中学人数五年增百倍,不难发现目前国内的教育水准不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当国外实施素质教育日臻成熟时,我们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作为对应试主义的反对,素质教育成为纠偏的良方,出国留学成为“次优选择”。然而,现实绝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转化那么简单。在“学历社会”的宏观背景下,学历和文凭就成了交换关系的中介。这在客观上导引着人们的教育价值观,是为了获得学历文凭,为了未来可人的职业。
事实上,应试的现象并非中国的现代教育病,非中国特有,相反,它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既然是普遍的现象,那么在其背后必然有产生该现象的深层原因,而这种原因是无法在理想的教育观念中发掘的,也无法在现实的教育舆论中获得解释。无疑,解析“中国学生美国读中学人数五年增百倍”,需跳出教育的圈子,从更为根本的社会问题出发,才有可能厘清和解析。换言之,学校教育的问题既是学校自身的问题,也是教育系统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