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美味”早读

作者:张江琴  时间:2008/11/30 17:43: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216
  提起早读课,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我校把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的半小时安排为早读时间。这不长不短的半小时,学生如果运用得当,日积月累下来,应该会有不小的收获。但是我发现每每早读课结束时,许多学生都好像历经痛苦的跋涉,疲惫万分地爬在课桌上,有时甚至影响了第一节上课。为什么学生上完早读课会如此幸苦?早读课情况究竟怎样?于是就早读课的利用情况,我在高三年(7)(8)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问卷及调查数据如下:
  晋江一中学生早读情况调查问卷
  相信大家对于早读课并不陌生,但是怎样才能利用好早读课,让自己能真正有所收获,为一天的学习生活开个好头,也许很多同学都很困惑吧。本次的调查的目的是想要了解大家早读课的情况,以便找出对策,让早读课能发挥其最大的威力。
  以下题目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答题,谢谢合作!
  1、你一般怎样处理早读课?
  A、老师来就读一读,老师不在就做作业(5.4%)
  B、按老师的要求读、背材料(28.6%)
  C、按自己的计划,有目的的读、背材料(59.3%)
  D、睡觉(7.7%)
  2、你认为早读最好读什么内容:
  A、预习要教的课文(8.8%)
  B、老师要听写的内容(41.8%)
  C、与课文有关的延伸的材料(23.1%)
  D、有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别的材料(26.4%)
  3、你常用的早读方式:
  A、放声朗读(31.9%)
  B、小声朗读(51.7%)
  C、在心里默读(6.6%)
  D、开小差(11%)
  4、你喜欢的早读组织形式:
  A、科代表领读,全班齐读(6.6%)
  B、自己诵读(82.4%)
  C、大家都听我读(5.5%)
  D、听磁带跟读(5.5%)
  5、你认为早读的效果怎样?
  A、能完成自己规定的任务,效果不错(7.7%)
  B、总能有些收获,效果一般(45.1%)
  C、时好时坏(41.8%)
  D、骗骗自己,根本一无所获(5.5%)
  6、你认为教师应怎样参与早读课:
  A、明确早读课的任务和目标(55%)
  B、能适时发现和纠正发音的错误(13.2%)
  C、早读是自己的事,不需要教师的参与(28.6%)
  D、教师领读(3.4%)
  从问卷的情况看只是个别学生开小差和睡觉,大多数学生还是在读书。但是这份问卷也反映了一些问题:(1)学生上早读课盲目性较大,没有自己的计划(2)早读材料,内容比较单一,注重功利性(3)气氛沉闷,不喜欢大声朗读。这些问题说明:早读课不能吸引学生,大多数学生在早读课上的收获不大。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如何利用好早读,如何使早读的效果达到最佳,值得我们探索。
  一、早读不容忽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最好的读书时间。在学生早晨到校至上正课之间,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早读。早读课的形成由来已久,但是许多学生眼中的早读就是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中,在老师的监督下,翻开教科书,装模作样地动动嘴,安慰老师,骗骗自己。没有认识到早读课的重要性,没有真真重视早读。
  早读课是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如果在教古诗词之前,学生能利用早读课把古诗词读熟甚至流利地背诵下来,那么在听老师分析之时可能就容易理解了,对诗词情感的体会与把握也就更容易了。或者在课文教完后,利用早读读一些与课文相似或者相关的文章,也能增加对课文的理解,一定受益匪浅,学有所得。可见早读对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早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学鉴赏能力。只有反复朗读,充分熟悉文本,才可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在朗读中仔细推敲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的心情和情感,经过这样的朗读,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通过朗读获得感性印象,通过反复朗读获得感性认识和审美热情,当感性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候,茅塞顿开的时候也就到了,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文学鉴赏的能力。
  早读课要有实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早读的重要性,在心里接受并让自己喜欢上它。
  二、早读应该书声朗朗
  记得新概念英语的训练方法是:“三最”训练法。其中“一最”就是用最大的声音喊出来。大声喊出来应该是语言学习的好方法。但是我们的学生大多不习惯放声朗读,早读时能放声朗读的人数只占31.9%。早读必须是“有声”早读,必须是书声朗朗。
  大声朗读能调动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获得的信息会更广泛、更主动、更活泼。大声地朗读,能让学生即时发现并纠正发音的错误;大声地朗读,便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思维,激发求知的欲望;大声地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对语言美的感悟与理解。大声朗读还能让人头脑清醒,避免昏昏欲睡。
  三、早读可以多些“味道”
  42%的学生认为早读应该读要听写的内容,功利性极强。这样使得早读的内容较单一,容易让人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早读的材料可以引进更丰富的材料,涉及面更广一些,例如,读一些哲理性的散文,优美的文段,新闻评论以及一些精彩短小的故事。只要是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习有益的材料都可以成为早读的“一味”。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相信这样的早读学生会欢迎。
  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计划地安排早读课内容
  调查数据显示一半以上学生的早读课效果都不理想,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早读课的目标不明确,没有计划,盲目性大。55%的学生希望老师能明确早读课的任务和目标。我认为教师参与早读课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教师的参与只能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早读计划,而不要过多的干预每次早读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在学期之初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包括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课外延伸的文章。然后提前把一周的教学进度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制定出一学期的早读计划和目标,还能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自己一周的早读内容。哪一个早读应该预习,哪个早读应该复习,哪个早读可以安排一些课外的内容,分别要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上好每一次的早读课。安自己的计划进行,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学生自然会有成就感,相信也就可以减少早读课后无精打采的现象了。
  早读课尽管只有30分钟,但是也应该和正课一样受到重视,只要教师和学生都重视起来,就能找出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切实提高早读课的实效。早读课也能美味十足。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cufwdxz 于12-05 01:36发表评论: 第1楼
  • mqvgbo a href="http://wnrswyihjnng.com/"wnrswyihjnng/a, [url=http://mmztwjdehivn.com/]mmztwjdehivn[/url], [link=http://gdfwqulsjgdm.com/]gdfwqulsjgdm[/link], http://ctddiopqhmz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