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四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08/5/6 18:26:4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769
阅读理解题,首先要将文章读完,从总体上明确本文所阐述的内容,了解文章的用意,然后再看问题,结合文章中心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大体可以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对号入座法。此法适用于题目要求明确,难度较小,且易于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答案的试题。例如上海市2 0 0 1 年中考语文试题第二题——现代文阅读中,第一篇《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中的第1 1 题。题目要求是这样的:
第⑴段从_ _ _ _ _ _ 、行政区域、_ _ _ _ _ _ _ 、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这样,我们就找第⑴段(如果题目中未说明是第⑴段,我们就找相应内容的段落),找到后,就看该段文字是怎样阐释“西部文化”这一概念的。阐释本概念的内容共有四个句子:一是“指黄河和秦岭相连一线以西”,二是“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 2 个省、市、自治区”,三是“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 4 6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 7 % ”,四是“人口2 . 8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 3 % ”。其中,在试题要求中我们已知两项,即“行政区域”和“人口数量”,将这两个已知代入这四个句子中,我们知道是与二、四两句相对应,剩下一、三两句,经过分析概括,我们明确了一句指的是“地理位置”,三句指的是“土地面积”。因此,我们拿到试题后,可先将该题锁定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在具体地加以对应分析,就会发现问题的答案所在。
二、剥离法,也可称为整体和部分法。还是以《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为例。试题中第1 4 题的要求是: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由对号入座法,我们可以看到文章中第三段讲到了西部地区的特点,原文是“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具有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和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这是总体特点,而西部文化的特点则是西部特点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分支。因此,将属于西部文化的特点挑选出来即可。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这一个部分问题时,灵活的与整体相联系, 那样就将问题转化成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操作过程。
三、探究词义法。上海市2 0 0 1 年中考试题的第1 3 题的要求是这样的:
选择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A 、精美绝伦、B 、博大精深、C 、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_ _ _ _ _ _ _ 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 _ _ _ _ _ _ 的艺术形式和_ _ _ _ _ _ 的文化内涵。
看过此题后,我们可以看出A 、B 、C 三个词所要修饰的词是“气度”、“形式”和“内涵”,到底哪一个词修饰哪一个词呢?我们可以先读课文了解一下到底指谁的“气度”、“形式”和“内涵”,经过阅读,我们明白了指的是敦煌莫高窟。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精美绝伦”、“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这三个词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再与“气度”、“形式”和“内涵”三个词相关联。通过分析词义,我们能够看出,“精美绝伦”是修饰敦煌莫高窟的“艺术形式”,而“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则分别修饰“内涵”和“气度”。此题重在于首先探明了所给三个词的意思,再根据意思与相修饰的三个词相互联系,最终确定问题的答案。
四、比较归纳法。以湖北黄冈市2 0 0 1 年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现代文《荷包蛋》一文为例。第1 小题是:
请概括出小说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
做面—— ——— 总结
这样,我们纵观这三个情节,其内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父亲做了两碗面,其次问儿子吃哪一碗面,再其次儿子挑面吃,最后父亲利用这件事教育儿子。从题中看到了由“做面”一词了,那么,情节的发展依次就是“询问”和“吃面”。这样,通过对比就找出了三个情节的相同点。而该文的第5 小题却是寻找不同点。题目要求是:
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
通过第1 题我们知道,除了父亲总结的三句外,情节都是相同的,另外,联系文中父亲做面的目的,了解到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必是父亲三句总结性话语中的一句。那么让我们找出这三句话来比较一下,经过比较,我们明白了,第三次说的话才是父亲做荷包蛋想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所在。那样,我们也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了。因此,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比较,才会有真理出现。
总之,现代文阅读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在了解文章大意,抓住问题的关键,再把问题放在具体的语境里面,经过缜密的分析是会解决此类题的。我相信,同学们只要用心思考,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总结归纳出更多的方法和技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