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工作的特征及对策

作者:佚名  时间:2007/10/14 20:08:3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12
  弱智是指脑部功能发展缓慢或者不能够完全发展。因为这样他们在学习或社会适应能力上,但受到限制,不及一般人而在智能以外的发展。例如情感、体能训练的能力都是发展比较缓慢的。
  香港残疾人得分类:轻度、中度、严重、极严重。
  关于自闭症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在以往我们认为它是一种儿童精神病。但是,我们慢慢地发觉他不是一种纯粹的儿童精神病。也有一些人认为是父母的漠视或疏于管教而形成的,但慢慢又有很多的研究推翻这些说明。我们在这十几年对治疗自闭症的问题是比较清楚。现在,我们在对他的成因、治疗方面的发现将帮助我们一路探索下去。当然自闭症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都是因人而异,也都不是说一定是有某种原因造成的问题。
  自闭症儿童的障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缺乏交际能力。也就是没有什么社交能力。第二:沟通和语言能力的障碍。这方面是很明显的,他们说或有时是词不达意,或者是不能得到一个意思,也不能达答复一个正确答案。第三,他们又明显的固执行为,同时有一些重复性行为。他们不停重复一个动作,或者对某一样东西很固执,很坚持;时一定要用它们自己的方法解决。
  弱智人士在学习方面有6种特征:
  一、 精神不集中,很容易分心。
  二、 记忆力差,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同一时间记住很多东西。
  三、 应用能力差。
  四、 不能自发学习,一定要人教他。
  五、 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薄弱。
  六、 模仿能力低。
  因为弱智认识的能力较差,他们说话或者去明白别人说话也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和他说话比较简单明白就行了。弱智人士的行为我们要特别留意,因为他们的观念是非常薄弱的,自治性比较差,加上判断能力不是很好,所以我们要特别指出他那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我们又要加强正确行为的观念。
  自闭症儿童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
  一、 他们的发展进程失调。就是说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按秩序,有时和普通小孩的发展过程反过来。有时他们有很强很刻板的记忆力,他们甚至连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他一下子就告诉你。但是,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或需要社交能力去掌握得东西他却做不到。另一方面:他们的秩序倒转。优势,一岁就可以说很多的单词,但等到长大了,一岁半或两岁的时候,却将这些单词都忘掉,甚至很浅白的东西都忘掉。
  二、 语言沟通上的困难,在这方面有四点(1)他们说话比较迟缓和不知道怎么去表达。(2)鹦鹉式的重复。也就是说,人们说一句,他们就重复一句。(3)理解语言有问题。他们不能利用面部的表情和身体姿势或身体语言去表达,人们做这些表达他们也都不明白。(4)他们不明白人们说会的背后意思。有时,我们说话要听明白别人背后或心里面想说什么,但是他们很难理解。
  三、 社交方面的障碍。这里有污点特征:(1)他们不能和别人建立一个正常的社交和人际关系。(2)他们有畏缩、逃避、不善和别人接触的表现。(3)他们不理会别人做出什么,他们很被动,也都有时会过分的主动。总之,他们用一些不适当的方法和别人交往。(4)他们很难和别人分享他的一些感受。(5)他们的活动比较刻板单调和缺乏想象力。他们有时会很固执的坚持自己认为很适当的生活或游戏方式。总之,像机器人一样。
  教练有时是以教师的身份去传授知识和技巧,有时又是被模仿的对象。所以,他们要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教练有时又是推动者,即立定挑战性但又能够达到目标,有提供正确的资源。、他又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要懂得运用体育科学理论。最后,教练也是辅导者,他有责任为运动员提出意见、处理纠纷。上课时,教练要面向运动员,示范和口头知道要交换进行,给他们足够时间去掌握一个技巧,再去教另一个新技巧;要耐心地教他们,如果他们表现得好,记住要表扬他们,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避免他们一再受失败的影响。其实,运动员是很受教练影响的,教练要无时无刻的保持公正,也要教会运动员锁定的规定,叫他们尊重裁判、工作人员、对手。
  所谓行为经历法器是一个人的行为毕竟受事物,环境影响才做出一个反应,我们把这种反应叫做行为。行为也分受欢迎合不受欢迎行为,又或者理想或不理想行为。所以我们要更改一个行为时,我们要想清楚一个行为的前因是什么,你会改,有没有原因去给他该,又怎样改呢?是他满足还是你满足呢?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用行为经历法的时候也要想一想行为的前因后果对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那么才能设计的好所谓的行为经历法。
  其实我们要安排一个好的行为经历法,我们可以试用以下这个例子。阿辉扔掉球拍就离开了,那么他的牵引是什么呢?有几个可能呢,可能他是想引人注意,也可能是在逃避一个责任。很可能他就要参赛了,教练想给她多加一些训练,他想逃避,这些都是前因。后果呢?如果他是想逃避,而教练又马上终止训练,那么阿辉可能很开心,他日后都会用这样的方法。但是这个后果对他影响很大呢?这对他来说就不是一个愉快的后果。这个后果可能会给她一个很大的警醒,因为他想参加比赛。在这方面,教练要清楚运动员的心态,他是不是一个引人注意的行为,是逃避应为呢,还是发你脾气呢?你和她之间有什么纠缠呢?所以我们去决定一个行为经历法的时候,这个结果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示。让我们想清楚,到底我们怎样做才是最理想,如果我们想得不够清楚,它会带来一个更负面的行为。所以在这里来说阿辉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大家去仔细想一下他是不是真的不想打这场比赛,还是想逃避。
  我们常会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这句话用在弱智人身上是不对的,为什么呢?我们要明白我们的运动员主要问题是智障,他们是很怕困难的。假如你用一个屡战屡败的策略引导他的时候,他们是很害怕的,他是会逃避的。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成功乃成功之母的策略,我们要将一些问题,一些要求或者步骤分的很细很细,让他们建功与成功的例子,让他们有一些愉快的经历,积小步的成功,走向一个大步的成功。我介绍大家用奖励的方法最能达到成功乃成功之母的效果。我们也许会觉得那用什么奖,者人人都行啦,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从人性上看,有那个人不喜欢人家称赞呢?你问一下你自己是喜欢人家骂还是喜欢人家赞呢?当然赞是最理想的,有了赞赏会带来激励,带来信心,所以会达到成功。罚呢?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你又不可以不用。但长期使用罚会带来厘定的负面效果,那就是憎恨。你攻击他,他就会攻击你,所以不要随便是用罚。罚之前你要想清楚他愿不愿意接受,是不是他接受的来的惩罚。所以我们用罚要先和运动员讲清楚条件,使他们预知罚的后果。惩罚是不是他们愿意接受的,是不是他们能承受的来的?如果是,他是会愿意接受的,那么我们可以用罚。所以我鼓励大家用奖,其实奖和罚是两个极端来的。怎么用得好,怎么做到有奖有罚,罚中有奖,是讲究技巧和对运动员的信任,尤其是对运动员的了解。其次,教授弱智儿童时,要留意他的年龄、外形、能力和程度,应为这些影响到他们的兴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